近年来,甘肃省力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2012年到2014年,甘肃省累计减贫430万人。
但是,甘肃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到2014年年底,甘肃还有贫困人口417万人。要想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甘肃省委省政府肩上的担子依然沉重。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贯彻讲话精神,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谋划论证的基础上,拿出了一个《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相关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最终形成了“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了“两步走”的路线图——甘肃省要在2017年底以前,实现贫困地区农村群众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市区实现脱贫,并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甘肃由此打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决战”。
政策叠加,三年减贫430万人
平坦的水泥路通进了村里,一栋栋崭新的民居取代了昔日矮小破旧的土房,依托辣椒、核桃等特色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正在逐年增加……这里是甘谷县新兴镇康家滩村,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的联系点。在“双联”干部的帮助下,联系户康元福、李保平、李正中都找到了致富门路,家庭年收入增长到5万元以上。
大面积贫困,如何破解困局?甘肃省委省政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联村联户”、扶贫攻坚。
2012年初,甘肃在全省开展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全省数十万名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全省数十万个特困户。
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联村联户”的工作重点是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做到双联扶贫全面覆盖,“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甘肃省委省政府据此做出部署,在全省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即紧扣贫困人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联村联户”和“1236”扶贫攻坚两项政策叠加,使甘肃走上了扶贫、减贫的快车道。短短3年,全省10个贫困县区实现整体脱贫,3874个建制村摘掉了贫困帽子,全省累计减贫430万人,年均减少20.25%,比全国高出6.8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由3747元增加到4883元,年均增长30.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07元增长到5736元。
“甘肃省的扶贫开发持续了很多年,但过去几年是甘肃省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贫困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持这样的工作热情和力度,直到最终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脱贫大决战。”
“1+17”,扶贫攻坚再出发
扶贫,越往后越困难。截至2014年底,甘肃省依然有97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怎么办?甘肃省委省政府持续发力,在“双联”和“1236”基础上,祭出了“1+17”精准扶贫的“组合拳”。
“1”,即甘肃省委省政府管总的文件《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其核心是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17”,即水电路房、科教文卫、产业培育、搬迁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社会救助、生态环境、劳动力培训、人才支持等17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1+17”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聚焦了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扭住了扶贫攻坚的关键点,瞄准了精准扶贫的“滴灌口”,切中了脱贫致富的要害处,是甘肃全省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户主姓名:秦永功;家庭住址: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文山四社;耕地面积:18.1亩;主要致贫原因:缺技术、缺资金……”
这是秦永功家里存放的“帮扶卡”。因为没有种植技术,也没有其他技能,过去十多年,秦永功主要靠在外地当搬运工养家糊口,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窘迫。最近几年,在当地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办理了“双联”贷款,学会了覆膜种植和温室大棚技术,把家里的6亩多水浇地全部种上了莲花菜,每年仅蔬菜种植毛收入就有几万元;再加上扶贫项目支持的养羊收入,年均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去年年底,秦永功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根据“1+17”方案,甘肃省将对现存的97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已经建档立卡的要进一步补充完善,找准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制定到村到户的减贫计划。甘肃省还将以前所未有的财政投入、大规模的易地搬迁扶贫、“互联网+”的电商扶贫、金融机构的财政贴息贷款等一系列突破性的扶贫手段,全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如今,甘肃各地各单位已经行动起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扶贫“大决战”中。扶贫重点市定西已出台“1+24”精准扶贫方案。农行甘肃省分行行长韩国强表示,农行将以“双联惠农贷款”和该行服务“三农”“四融”平台为抓手,为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逢提必下”,确立干部扶贫导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精准扶贫,关键在人、在社会各界的帮扶力量,尤其是各级干部。
打赢这场扶贫攻坚“大决战”,各级干部无疑是主力军。6月10日,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进行最后一项议程:甘肃省委省政府与各市州、省直各部门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明确扶贫任务,督促工作落实。
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加快扶贫攻坚、抓好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是未来5年各级党委、政府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就是精准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强化县级主体责任,贫困县市区的党委书记担任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同时,在精准考核的基础上,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惩戒约束力度。
为鼓励更多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建功立业,甘肃省委出台干部“逢提必下”政策。拟提拔干部必须先到基层锻炼,已提拔的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要“补课”。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工作满1年以上的帮扶工作队员,其帮扶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甘肃省现存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的6220个贫困村。目前,甘肃省正在向这6220个贫困村逐一派驻“帮扶工作队”,实施精准帮扶。(记者 林治波 曹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