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导航 > 弱势群体 > 详细

重庆开展“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

2016-07-27 01:18:11  来源:
原标题: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要少

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黄色代表信心和希望;用一根红绳和一根黄绳编成的同心结,象征着党群同心、志愿者和受助者同心。2016年初,重庆市文明委将扶贫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文明委工作要点,决定从2016年到2018年连续3年在全市开展“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行动。

红黄两色的“同心结”,迅速在重庆60余万名结对帮扶志愿者中传递。每一次传递,都寄托着协力同心奔小康的努力和期待;每一次传递,都凝结了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要少”的细节和故事。

多部门共携手

编织爱心大网络

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扶贫办牵头制定的《“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行动方案》,旨在“以志愿者的热情和力量,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实现共同奔小康的希望”。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燕平多次召集市教委、市环保局等14个部门讨论研究细化活动内容,明确实施步骤。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的直辖市。在全市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这里还有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其中12个区县被纳入国家武陵山、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另外还有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和15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非重点区县。

重庆市委市政府围绕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保障措施,确保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名贫困群众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中央和重庆市扶贫工作会议后,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将扶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动员志愿者先后开展了爱心捐赠、技能培训、助农劳动、结对帮扶等集中活动8900多场次,发动群众捐款2.9亿余元、捐物310多万件,受益贫困群众137.4万余人次。

“在全市开展‘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进村社进家庭活动,就是要通过技能帮扶、结对帮扶等扶贫志愿行动,多方式全方位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做得更加深入扎实。”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万相兰说。

德耀八万里巴渝,善行三千万人民。“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进村社进家庭活动启动后,志愿者们按照政策协调到户、民情调查到户、采集需求到户、对策建议到户、项目设计到户、对接认领到户、定点帮扶到户、断档接力到户、台账记录到户、组织管理到户的“十到户”工作法,构建了“市、区县、乡镇、村、户”四位一终端帮扶模式,形成了扶贫志愿服务的大格局和大网络。据了解,全市志愿者目前已按照“十到户”工作法与15万个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精准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爱心无论大小

善举不分先后

《“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行动方案》是一份发给志愿者的召集令,也是向全社会发出的爱心传递的真切呼唤。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每颗爱心都有着同样动人的温度。

重庆市文明办根据“十到户”办法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调研,根据供需对接设置了3万多个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的志愿服务项目。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因户施策的志愿服务项目,每个项目又细化出若干不同的需求,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认领,实现志愿服务“一对一”“多对一”的有效对接。

重庆的“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体现了专业优势和群众力量的融合。参与其中的志愿服务组织,成为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

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夕阳红大队的志愿者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年龄大、劳力少,而且“无权、无钱、无资源”,但他们“帮一个算一个”。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他们捐建了“慈善志愿者夕阳红太白村医疗服务站”和“慈善志愿者夕阳红太白村图书室”。酉阳县花田乡中心村残疾青年蔡鹿生活非常困难,志愿者们“多对一”结对帮扶,给他捐助了一台电脑、一台红外线医用治疗烤灯和价值6000多元的衣服书籍,又多方联系治疗,不仅帮助他重新站立起来,还引导他学习十字绣技术,开起了网店,日子越过越好。

“救了他一人,帮了他全家,影响了全村人!”当地村民纷纷给夕阳红大队的志愿者点赞。

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种养基地扶持项目,获得扶持的残疾人种植养殖户户均增收1万元。基金会还携手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等单位成立创业培训基地,为残疾人提供3D打印技术培训并指导创业就业,接受培训者人均每年增收约2万元。

爱心无论大小,善举不分先后。截至目前,重庆已有60多万名志愿者、20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和1000余家爱心企业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00多万个。一元钱、一瓶水、一件衣服,奉献的都是暖人肺腑的爱心,都是“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要少”的期待和承诺。

培育创业精神

引导崇德向善

“我们一起奔小康”倡导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全民公益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重庆市民的响应。他们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贫困户面对面、心贴心,为扶贫攻坚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忠县共有18026名“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者与20240个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针对农业增收难问题,志愿者们在全县发起了“我帮‘亲戚’卖农货”和“网友e家亲”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贫困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网友e家亲”今年已组织了多次村镇现场采购活动,网友家庭每次都能采购数万元的农产品。

“这些网友不仅不砍价,有时还主动往上加价。他们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要保证质量,让他们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忠县寨坪村60多岁的贫困户刘长全说。

城口县高观镇双竹村建卡贫困户陈春华只有35岁,由于多年在外打工毫无积蓄,父母又年老体弱,一家三口生活越来越困难,他对脱贫致富也失去了信心。

参加“我们一起奔小康”的几位扶贫志愿者“认领”陈春华后,决定从改变他们一家的生活卫生习惯入手,逐渐引导他转变思想观念,自立自强斩断穷根。到陈春华家的第一天,扶贫志愿者们就打扫卫生,将陈家整理得顺顺当当。看到焕然一新的家,陈春华精神也好了,表示要从改变环境卫生开始,努力走出贫困。此后,扶贫志愿者们经常送去清洁卫生用品,按约“督查”陈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后来,扶贫志愿者又和陈春华聊政策、谈发展,帮助他建起了豆腐坊。经过半年多经营,豆腐坊逐渐走上了正轨,陈春华又利用豆渣和豆渣水搞起了生猪养殖,发展了4亩多核桃树和中药材,还报名参加全县的雨露培训计划,拿到了驾驶执照,成了远近闻名的“励志哥”。

扶贫志愿者们进村社进家庭与贫困户面对面,更容易以心交心。他们针对贫困地区存在的封建迷信、盲目攀比、等靠依赖等问题开展“乡风文明”宣传教育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培育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和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乡村文明。

“扶贫志愿行动既是一种直接的帮助,也是一种引导和鼓励,是自信自强精神的培养和传承。”万相兰说。(记者 张国圣)

关键词:小康 志愿 扶贫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