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北面5公里处,有一个常年被“锁”在深山中的布依族村寨——锁寨村。然而,近几年锁寨村被“解锁”了。平坦宽阔的通村大道、满山遍野的枇杷树、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大棚吸引了众多游客,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锁寨村是宁波市对口帮扶示范村寨之一。2014年以来,在宁波市帮扶支持下,锁寨村先后完成1800米进村道路改扩建、两座具有民族特色的风雨桥建设和6000米园区生产道路建设。如今的锁寨村,以种植五星枇杷为主发展经济,不仅绿化了荒山野地,充实了村民钱袋,更让村子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新路子。
宁波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西南州已有20年时间。据统计,1996年到2015年年底,宁波市共帮扶黔西南州项目1573个,金额达5.51亿元。2013年到2015年3年间,宁波市在对口帮扶黔西南州上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帮出亮点、做出示范,共实施对口帮扶项目230个,到位帮扶资金1.83亿元。兴仁县山地生态农业园、安龙出口食用菌农业示范园等特色农业园区的建设,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黔西南州儿童医院门诊楼等公共事业的建设,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每个项目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我们的对口工作机制。”宁波市对口支援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表示,宁波市的县市区、市级部门,以“二对一”“三对一”的方式与黔西南州的市、县、开发区结对子,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的帮扶资金,对项目进行集中投资。此外,宁波向贵州派出挂职干部94人,并接收了205名贵州干部到宁波挂职锻炼。在民间,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不间断地进行捐资助学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宁波通过建设当地的培训中心,加大对当地农民、干部进行农业科技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并组织了黔西南州500余名村镇干部、农村产业带头致富人、校长教师等来甬实地考察、培训,以便他们获取更多的发展经验。黔西南的普安县是长毛兔养殖大县,宁波对普安县数百户农户进行了规模化养殖培训,目前全县已养殖长毛兔近10万只,长毛兔产业也成为普安县脱贫致富产业中的新兴产业。
在多方努力下,2014年10月,宁波至黔西南州兴义市的直飞航班开通,两地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升华,双向交流进程加快。农产品的“交流”也渐渐提速,在黔西南州的几个特色农产品基地,不仅有当地的无籽刺梨、地产芭蕉、魔芋等特色产品,宁波特色的杨梅、白枇杷、波尔山羊等农产品也随处可见。在宁波,黔西南州农产品直销市场更是红火,120余个农产品品种让市民挑花了眼。在挂职干部的牵线下,一些黔西南州的蔬菜已进入了宁波各大超市,半年销售额达300万元,让宁波市民享受了“贵州味道”。
“太阳出来喜洋洋,感谢宁波来帮忙。产业基地建好了,纳孔布依奔小康……”一首布依族群众自发编唱的山歌,生动地传达出了两地合作发展的深厚友谊。(记者 曾毅 通讯员 干杉杉 许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