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庞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依靠政府“输血”机制,用政策兜底保障,农村贫困残疾人可以摆脱贫困,但是要保持稳定脱贫,过上更美好生活,还需要让残疾人自我实现“造血”功能。近年来,吉林省残联坚持“智志双扶”,通过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充分发挥残疾人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增收,为贫困残疾人打开了脱贫致富之门。
藤椅编制合作社让残疾人在经济上有稳定收入
双辽市是吉林省原省定贫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3425户、3837人。多年来,双辽市残联多种形式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开发农村残疾人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2018年,双辽市残联依托当地藤椅编制合作社,成立了东明镇藤椅编织合作社残疾人分社,24 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自愿加入合作社进行藤椅编织。每个藤椅编织完成后,残疾人可得25元手工编织费,此项目既能让残疾人在经济上有稳定收入,同时又促进了肢体残疾人身体锻炼,深受残疾人朋友欢迎。
牛事成在村里扶贫车间编织藤椅
59岁的牛事成是前太平村村民,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五保户,由于身体残疾,还患有多种慢性病,他既不能从事农业生产,也无法外出务工。自从从事了藤椅编织这份工作后,让他重拾生活信心。如今他仅通过藤椅编织这一项,月收入就达1000元左右,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去年我母亲有病,我花了五百块钱,虽然说花的钱不多,但如果没有藤椅编织这个工作,我连这五百块钱都拿不出来!”牛事成激动地说。现在,老牛每天乐颠颠的到村里扶贫车间上班,带着几名贫困户用双手编织着幸福生活。
试点成功后,双辽市残联又先后在多个乡(镇、街道)举办了藤椅编织培训班,两年来共培训就业年龄段内残疾人学员2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学员172人。在2020年双辽市首届网红直播带货竞赛活动中,残疾人藤椅编织合作社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广大客户欢迎。
几年来,吉林省各级残联结合农村残疾人实际和本地产业布局特点,以种养殖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中,坚持线上线下联通、室内课堂和现场教学结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业态互融方式开展,不断增强残疾人就业本领、激发残疾人就业活力、坚定残疾人就业信心,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在“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家”的情况下,免费学到先进实用的技术。几年来,共投入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专项资金1120多万元,累计为超过3.1万人次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了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扫盲教育。
“扶上马,送一程”,残疾人有了一技之长,再通过产业来助推脱贫。据统计,2018年以来,吉林省在全省贫困残疾人中,全面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仅省级财政就累计下拨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各地残联结合实际开展帮扶工作,共帮助3.49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生产增收,占全省建档立卡残疾人总数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