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至18日,由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组织的“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团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江县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素有“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的美誉,这里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件件由当地残疾人亲手编织绘制的侗族农民画竹编产品,这是侗族人民生活的缩影,是他们民族文化的传播符号。
为了给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江侗族自治县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和柳州市残联要求,在三江县南站易安社区鼓楼小区24栋一楼,打造了三江县残疾人集中就业扶贫基地。该基地结合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竹编和侗族农民画,为5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计划还将带动50名以上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
过去,几乎每个村都有十几户或病或残的贫困户,他们大多终生不能自理,少数有劳动能力的就业率低、稳定性差,劳动报酬少,高度依赖政策性低保兜底。如今,有了这个基地,他们就像有了新“家”,每天一早9点,就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开启一天的竹编加工和绘画。广西三江县竹韵香溪侗族非遗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应溪介绍到,在这儿工作的残疾人按照底薪+计件的方式获得收入,在目前基地刚开始投入生产的现状下,他们的收入一个月能达到将近两千元。由于学会了技能,还拥有了一个残疾人大家庭,他们在这儿变得很自信,也更加努力的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三江侗族自治县让残疾人群体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可以说是真正让易地搬迁贫困残疾户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无后忧”,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也传承了侗乡文化,让侗族文化及文创走向世界。(记者:庞聪 剪辑: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