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导航 > 社会福利 > 详细

立足“双碳”目标 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2-06-01 17:35:00  来源:光明网

  交通运输行业碳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其中公路运输碳排放量约占交通行业碳排放量的80%,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为达成“双碳”目标,我国近年来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机动车清洁化、减碳化工作。《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将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列为重点任务,建议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当前,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保持一致,所以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壮大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让我国从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汽车产业发展的换道超车。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布局较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总的来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来发展经济,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同样集中了大量资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动力。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较大,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会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托底作用。国务院在2020年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给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塑造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质量,落实了汽车强国战略。另外国家还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税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第二,产业链逐渐完善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了相关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产业链,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等产业链,这些产业链逐渐完善。就电池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电机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领先地位,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随着电池技术水平的提升,电池的成本价格在不断降低,这在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下是难能可贵的。就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而言,它的系统功率不断提升,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安全,让驾驶者拥有着良好的驾驶体验。就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来看,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控制着新能源汽车的运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第三,基础设施正在加速部署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正在加速部署中。从大的层面来看,我国已经建设好了规模庞大的充换电网络。自2021年以来,我国在充换电网络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打造出了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充换电网络,建设成了“十纵十横两环”的快速充电网络,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需求。从小的层面来看,我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安装了充电桩,为驾驶者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渠道,保障了驾驶车辆的动力需求。截止到2021年年底,我国已经安装好了公共充电桩114.7万台,同时出现了大量从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保障了充电基础设施的供应。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部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取得更快的发展。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双碳”目标联系密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对“双碳”目标的落实,而“双碳”目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了我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起点低,与国外汽车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在世界汽车市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汽车品牌基本上都是国外的,比如宝马、奔驰、丰田、福特等。但是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有传统汽车产业投身新能源汽车生产,包括比亚迪、吉利等传统汽车企业,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势力,包括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等。这些汽车生产企业打造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品牌,包括吉利的博瑞GE、帝豪GSe、极氪新能源等,蔚来集团的蔚来Ei5、ER6等。这些汽车品牌提升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知名度,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实现了换道超车。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第二,打造出了专属平台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专属平台,契合了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比如本田打造出了模块化EV专用平台,大众汽车建立了MEB纯电动平台。在专属平台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底盘设计方面投入的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有效提升了续驶里程。另外,许多新能源汽车通过开发专属平台,让车辆的性能变得更加优化,有效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通过打造专属平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收集了用户的需求数据,生产出了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通过打造专属平台,新能源汽车企业打造出了许多爆款产品,比如上汽推出的Ei5、ER6,长城推出的欧拉白猫、好猫等。以往的新能源汽车是按照传统汽车生产流程进行的,生产出来的汽车是中规中矩的,缺少亮点。在专属平台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生产更加重视消费者诉求,汽车的整体设计更加合理,打造出了更多爆款产品。

  第三,发展轨迹与智能手机产业相似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轨迹和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轨迹具有相似性,二者的市场增长曲线是相近的。具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手机产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都面临居民收入提高的大背景。在居民收入提高的背景下,人们有能力去购买这些新产品,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手机产业都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与智能手机产业相似,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技术密度极高的产业,需要机械设计、软件开发、算法维护等多个方面的人才。再次,二者都成为了人们的刚性需求。汽车是解决人们出行需求的重要选择,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愈发显著,选择一台合适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最后,二者的自主创新速度比较快。与智能手机的快速迭代更新相比,新能源汽车也在不断更新。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双碳”目标下,仍然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充分激发新能源汽车潜在市场。

  相关配套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真正助力。只有通过改善新能源汽车所依赖的基础设备才能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与原油汽车相比所具备的优势,才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掘其潜在市场。要抓住“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充电站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既要保证一定的“增量”,也要加强“存量”管理,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需求,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普及应当及时跟进,在增加充电站等设施数量上综合考虑充电桩的利用率、用户充电的便捷度等因素,同时定期进行检修,确保设施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提升基础设施服务的保障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突破技术创新,稳定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减排以及绿色发展,需要全产品生命周期碳减排。从能源供应、到生产制造、再到尾气排放等各环节均需实现技术改进,完善各个环节流程,采用绿色电力,有效减少碳排放,实现全链条零碳目标,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入关键零部件及芯片领域,对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建设项目给予支持。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一批新能源汽车技术扎实、熟练使用外国语言、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夯实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保障力量。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聘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及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新能源汽车对外交流与合作顾问,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结合自身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加大节油技术研发,突破芯片、关键零部件、运行系统和清洁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积极建设汽车强国。

  第三,借助数字技术,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发展。

  实施产业协同发展、融合互促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有效整合各产业间资源,尤其注重新能源汽车中数字技术的应用。鼓励充电站与数据运营商合作,努力实现充电桩的数字化建设,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填补车网融合系统的理论缺失,突破智能驾驶、车网融合等关键技术,支撑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提高技术标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数据要素的互联互通,重点关注车路协同关键技术领域,创新跨界融合模式,实现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共享技术路线的协同共进,攻克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难关。优化数据处理以及网络安全的,企业建立数据保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将其限制在指定的管理层级范围,避免数据随意传播,同时加大数据安全技术攻关,防止数据泄露。

  第四,由政策引领向市场驱动转型发展,激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生能力。

  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发展阶段,合理的产业政策是实现从无到有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推动力,但随着产业形态的发展,市场的力量将成为驱动行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引导企业发挥市场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新能源汽车降本提质、创新发展,加速淘汰末尾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搭建多样化投资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方式与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流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补贴退坡大环境下,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稳定发展。同时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建设公平透明、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确保企业之间公平竞争,激活在弊端频现且边际效益逐渐下行的补贴型产业政策影响下增速放缓、创新不足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作者:隋欣,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综合办公室;陈少君,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外聘专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