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乎民生、关乎国家前途的大事。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品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环保问题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日益重视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大学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不断地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对环境工程的了解,才能培养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优秀人才,使学生逐步树立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为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将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相结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广大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做“生态文明”的宣讲者,进而让每个家庭都能成为“生态文明”的受教育者,从而带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全民参与。同时,在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学科中,也可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从整体上看,在学生管理员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也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并驾齐驱,因此,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学而言,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式主要是以教育为载体,也就是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在实施生态文明的同时,高校还可以将其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采取多种形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实践环境,带动和影响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和贯彻生态文明,从而真正地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它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可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是高校实施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途径。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目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并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它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它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可以丰富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这些与学生紧密相关的教学管理活动,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管理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体现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绿色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的出现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绿色、环保、共享。随着绿色技术的兴起,人类由工业时代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它的出现既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随着绿色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可再生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实现对环境的保护。绿色发展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指向性,促进了科技进步,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绿色科技的发展。且绿色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宏观趋势,大学生的教育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绿色发展的思想灌输到大学文化中,注重在不损害生态的情况下,实现社会价值的创造。今天的大学生,在自己的成长中,也认识到,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虽然变得更加方便,物质条件也更加的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大学生而言,首先要让他们学会思考,思考大自然,思考人类命运。且大学教师要注重环境教育的理念与目的,从书本中汲取灵感,理解“天人合一”的新思想、新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欲望。
在目前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即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作为大学生,更应该认识到这种需求与特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保护自然的职责与义务,以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温室效应、气温升高、恶劣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警示,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的理念,深刻认识“要像保护眼睛,把生态环境当生命看待”,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到爱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意识,关注环境,爱护环境,从自己的行为开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并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目标化为自觉的行为。树立“爱地球、爱家园”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爱绿护绿”的自觉行为。
在信息技术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所以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管理的价值,从而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例如可以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讲座,并在讲座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相关理念,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们对此方面的意识。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更加的舒适,但是,如果技术发展得太快,很容易造成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才是真正让人类满意的关键。人类必须反省自己的行为,避免在工业化过程中给自然带来的危害,必须处理好科学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与自然的发展必须和谐、平等,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自然和技术才能得到发展,且二者并不是完全相反的,它们只会和传统的发展观格格不入,两者可以互补,遵循自然法则,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使自然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趋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人的生态行为与其道德修养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实施生态文明与学生教育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从德育的角度出发,以德育的方式促进两者的融合,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教育管理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组织一次针对特定生态环境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生态伦理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达到促进两者相结合的效果。其次,生态文明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需要在德育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生态行为进行实践,以提高生态文明的效果,从而使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相结合。
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同时,还应发挥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作用。首先,生态环境知识是大学各个专业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他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借鉴国外优秀的实践经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其次,在具备了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专业必须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选修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生态文明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管理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听取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尊重他们的声音,将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既保护了生态,也实现了发展的目的,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作者:杨琴,金陵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