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事业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创新驱动,互联网公益已经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2019年被民政部称之为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
据统计,民政部指定的30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上,从2016年到去年11月,累计有超510亿人次参与,累计募集善款350亿元。2021年,我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
“通过互联网参与公益事业更便捷,全链条、数字化的捐赠更清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公益路径更多样、方法更灵活,是未来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张颐武认为,目前我国互联网公益的规模、效率、创新、贡献等都走在了全球前列,仍广泛存在透明度不够、社会信任不强、组织数字化程度不高、数字生态不完善等现象,面临“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我国慈善捐赠占GDP比例不到0.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互联网捐赠规模虽在全球范围内较大,但在我国社会捐赠中占比仅为8%左右;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背景下,我国社会慈善捐赠总量以及互联网捐赠量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甚至下滑。
为此,2023年全国两会,张颐武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议》,围绕加快完善慈善法治、加强对互联网公益平台的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大平台的龙头作用等提出建议。
“一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加强;二是做到财务的公开透明;三是平台方面需要有更多创新;四是加强对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的监管。”张颐武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公益的透明度,并强调在严格监管的同时,要让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保持活力,给予足够的创新空间,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也避免“一刀切”与“简单化”倾向。
张颐武建议,充分发挥大平台的龙头作用,比如鼓励腾讯、阿里等头部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推动行业数字化;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进入互联网公益行业,比如支持头部平台联合高校、职业学校等开设慈善公益类专业或课程,培养公益类人才;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公益组织更多有力支持,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进入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紧密相关的公益项目;鼓励在大湾区合作框架下加强与港澳等地的公益合作。
他还建议,总结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发展模式与特点,向海外讲好中国公益故事,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互联网民间IP诸如99公益日等推向海外,深化中外互联网公益的交流互鉴,讲好中国公益故事,持续提升海外影响力。(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