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导航 > 医疗卫生 > 详细

同心共铸 让爱行动

2016-08-10 00:30:58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延边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有值得骄傲的红色历史。在红军进行伟大的长征之前,这里的人民已经开始了抗日的斗争。这里孕育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重走长征路,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拉开序幕。这是“凝心聚力十三五,同心共铸中国心”全国系列公益活动的最后一站。《慈善公益报》记者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跟随志愿者团队,记录下在延边发生的一点一滴,同心和爱。

边区送医先改变意识

一位父亲来到义诊点,向专家志愿者寻求帮助。他14岁的儿子曾被诊断为先天性脑损伤。听说有北京来的专家,这位父亲带了孩子,驱车两个小时从外县专程赶来,向专家们寻求帮助。当专家志愿者向这位父亲询问之前的检查情况时,意外的发现这名14岁的孩子竟然从来没有接受过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戚小红医生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送医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送去‘意识’”。为什么会有14岁的患儿从来没有做过检查呢?这不仅仅是医疗水平的问题,更多的在于人们对于疾病的重视还不够。只做检查治疗远远不够,我们一定要开讲座,提高当地群众的重视程度,真正放大“送医”作用。

然而不仅仅是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不足,甚至在一些地区,医院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本溪市传染病医院的金华医生在谈论到医院传染病防护问题时曾说:“传染病非常需要隔离,比如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这些都一定要分开,绝对不能混住在一起。但是这边的医院并没有重视到这些,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为了提高边区医疗意识,增加交流机会。本次活动共开展了9场专业培训讲座,培训了317名基层医生,带教查房34例。

爱心入户不一样的义诊

一位失去孩子,独自居住的80岁老大娘听说有专家义诊,在邻居的帮助下用了近两个小时赶到市医院,她说腿疼了很久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地医院一直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患者是朝鲜族人,因年纪太大导致听力下降,医疗志愿者耐心给患者解释病情,并且找了会说朝鲜语的护士跟老人沟通。在诊治结束以后,老人一首拿着“免费赠送”的药品,一首紧紧地攥着医务志愿者的手,不停地用朝鲜语表示感谢。

在二十七团义诊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这样的老年人,因为地区的特殊性,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有非常多的老人留守家中,他们身患疾病却无人帮助。来自大连市友谊医院的张静医生说:“很多地方开展义诊都是定点诊治,可是有很多老人甚至无法自行到达问诊点,这一部分老人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去诊治的对象。而我们这次行动中设置的‘巡诊’环节,大大填满了这一块的短板,让医生流动到各个贫困群众家中,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诊治。从实际出发去为患者考虑,为群众考虑,才是同心真正的意义所在。”

同心共铸让爱行动

“共铸中国心”二十五团团长、北京四季青医院张晓新书记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这个活动我已经跟着一起走了9年了,我觉得可以奉献首都医务志愿者的爱心,能发挥我们的专长,为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群众治疗疾病、送医送药,作为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我觉得这项任务非常光荣。”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诊治了延边各地方群众6200人次,捐赠了价值110万元的药品物资,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专家,完成了100余例疑似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最后确诊9例。同仁医院的眼科专家在延吉市进行了白内障的筛查和手术。

这是一个以关爱、帮扶、救助老少边穷地区贫困人群为核心的公益活动,让延边群众能在家门口找专家看病,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义诊,“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将力促首都医疗机构和延边州、县医院结成合作共建单位,签订长期帮扶协议。为延边建立一支真正“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才是“送医”最根本的意义。

关键词:行动 医院 rdquo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