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至11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师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主题为“公益组织吸纳大学生就业”。调研发现,不少大学生对公益慈善行业存在着偏见与误解。
误区一:慈善就是捐钱捐物?
接受问卷采访的493名大学生中,有55.18%的大学生片面地认为慈善就是捐钱捐物。
而从《慈善法(草案)》第三条对慈善活动作出界定来看,慈善不仅包括了扶贫济困救灾,还包括了非营利性的、以促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多种社会活动。
误区二:慈善行业从业门槛很低?
77.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并不知道慈善公益行业需要何种人才,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慈善公益行业从业门槛低,只要有奉献精神、服务精神就够了。
然而,《2014年中国公益行业人才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符合要求的岗位需求的人才太少”是慈善公益行业难以招聘到满意的员工的第二大原因。
以南京爱德基金会为例,它要求应聘者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且要有社会工作经验。据了解,在其管理的社区服务中心实习的,皆为南京大学研究生。服务中心主任周立婷女士表示,社会性的工作更强调个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公益慈善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中存在着“入职就上手”的趋势,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在招聘时并不具有优势,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慈善公益活动展开需要各个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具有跨专业知识的人才会更受欢迎,也就是说公益行业的就业门槛不仅不低,还会越来越高。
误区三:公益慈善是有钱有闲人的事?
52.74%的受访学生认为慈善行业工资低,慈善是有钱人的事业。而明确表示不愿从事慈善行业工作的学生中,有68.99%的学生是因为薪酬低。《报告》也显示,2014年中国公益行业平均月薪为3998元,低于城镇职工平均月薪。连受访工作人员也调侃“我的工作是扶贫,谁来‘扶’我的‘贫’?”
周主任认为,慈善是“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如果视职业为致富手段,那么公益慈善行业并不适合就业,如果是职业为“自我实现”的途径,那么公益慈善事业会让人收获很多。因此,把慈善成为“有钱有闲人的事业”是不妥的。
如何吸纳大学生成为慈善行业的“新鲜血液”?
将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慈善法》意味着中国慈善行业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发展阶段。慈善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在扩大,其人才来源之一便是高校,那么如何吸引大学生成为慈善行业的“新鲜血液”呢?
首先,要保证合理的工资待遇。地方政府仍可以因地制宜,切实保障公益慈善从业者的待遇。以深圳为例,地方政府通过提升购买慈善公益组织服务的价格,间接为社工涨工资,同时为社工申请公租房大开方便之门,通过优待社工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其次,公益慈善教育应作为专门的教育模块,设立相应的专业。高校设立专业学科是公益慈善发展必须迈出的一道坎,也是持续培养专业人才最有力的保障。凝聚“官-民-学”多方力量尽快促成教育部设立公益慈善学科是当务之急,引进国外专著和教材也十分必要。
最后,通过高校与公益慈善组织的双向交流,破除对大学生慈善行业的误解也是必要的。调查发现,17.0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国内公益慈善组织是不值得信任的,大部分学生也对慈善行业工作内容、专业要求存在认知偏差。加强双方交流合作,破除误解,增进双方互信程度,是慈善组织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益慈善行业也将发展成熟。尽管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存在阻碍发展的不合理因素,但是,其发展前景仍是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