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见证参与 > 详细

河南洛阳:留守儿童心孤凉,谁来送情传温暖?

2016-08-08 00:23:36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助力脱贫攻坚,关爱留守儿童。近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金色麦田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2人,赴洛阳市伊川县高山镇谷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调研活动。

谷元小学共有五个年级,全校70人左右,大多为留守儿童。除了校长,只有两位年纪较大的代课老师,而且教学设备也相当落后。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据当地村民反映,当地年青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老人主要靠种植小麦、红薯等为生。进城务工,这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产生了中国特色的一个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出现的弱势群体。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全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80%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由于缺乏亲情的沟通和有效的管理,大部分留守儿童不仅缺乏学习能力和愿望,而且心理问题愈发突出。

金色麦田团队志愿者在高山镇谷窑村寻访了多位留守儿童,他们的年龄均在11岁以下。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内向,穿着简朴,有的甚至蓬头垢面。从志愿者对他们的询问中得知,他们的父母独自或者一同在外打工,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当志愿者不小心问道是否想自己的父母时,一些孩子低头流下了眼泪。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指出,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孩子的心理是最容易忽视的,但却是最不应该忽视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代的身心发展会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动物往往只需要足够的食物就可以健康的成长,但人类的健康成长更需要的是精神食粮。大多数父母与孩子打电话也仅仅是谈学习成绩,却很少在意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需要的是情感交流、道德引导、生活照顾、学习辅导和安全保护。

金色麦田团队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教他们唱歌、画画、舞蹈、国学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听他们的悄悄话,与他们一起谈论理想、愿望。孩子们变得开朗活跃起来,个个脸上露出融化人的微笑。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中国未来的腾飞离不开这些人的建设。中国的发展现状决定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长期存在。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停留在宣传上,更需要与孩子近距离接触。全面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有效汇聚全社会力量,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气氛。

关注留守儿童,人人送情传暖。心连心,情暖情,共建大美中国。(撰稿:卫云飞 审核:刘甲丙)

关键词:守儿 父母 他们 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