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4(通讯员赵怡璇)“为什么要当兵?那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不管在哪里,都要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93岁抗美援朝老兵宋礼治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7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去往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探寻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向老一辈革命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军工精神。
文艺兵宋礼治:七天困于战壕,全靠战友尸体掩护
宋礼治今年93岁,隶属文工团,是第一批赴朝鲜军人。“我去的第一年,就遇到一场大战役——清川江战役,当时战况惨烈,好多同胞都牺牲了,我和几个幸存的战友在战壕里躲了七天七夜,不敢轻举妄动,耳边时时响着尖刀刺入血肉的残酷噗噗声。”老人在回忆时,紧紧掐着自己的双手,逼迫着自己从当时的恐惧跳脱出来。
1950年,宋礼治所属的军队阵地失守,韩国军队对战壕里的尸体进行补枪补刺,不放过任何一个活口。所幸宋礼治与几个战友急中生智拉过烈士的尸体掩盖躲藏,靠着随身携带的一点点干粮,撑到了援军的到来。
老兵宋礼治在给队员们展示曾经的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怡璇 提供
他在朝鲜待了6年,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亲身经历这一漫长过程。除了文艺兵,他还当过侦察兵,每天穿着黑色的布衣,去往敌营附近侦察。
“当时真的是一人多用,哪里有空缺,就往哪里补上!”宋礼治感慨说。为了祖国的军工事业,他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军队,但他与很多人相比足够幸运,1950年大难不死,之后自己的未婚妻为他奔赴朝鲜,在部队结下姻缘。
宋礼治微笑道,“我很佩服我的老伴,可以孤身一人不顾危险来找我,遇到她,很幸福。”
如今,虽然老伴已经离他远去,但是他的生活依然自在安逸。没事到儿子家里坐坐,闲来与街坊邻居唠唠嗑、去公园散散步,还时不时到旁边镇子走走逛逛,乐观淡然,随心随意。
在得知志愿者们是来焦石镇普及科技知识,学习当地文化时,老人感叹道:“你们都是好样的!和平真好,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相遇。”听完这句话,志愿者们都深感自豪,这是一名老兵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不掺丝毫杂质,朴实、深刻。
最后,老人还带着志愿者参观了他的纪念品,如朱德元帅奖授的银元、抗战胜利后的奖章、以及自己收集的毛主席纪念章等,每拿出一个物件都会说上一段它的故事,满满的都是回忆。
老兵陈在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怡璇 提供
84岁老兵:扛枪炮、拖死尸、搞建设样样不落
经焦石镇的妇联主席介绍,志愿者还打听到还有一名抗美援朝老兵。7月20日,志愿者冒着大雨走了一个小时的泥泞山路去拜访抗美援朝老兵陈在和。当志愿者们抵达时,老人正在家门口看雨,在得知志愿者的来意后,欣然接受了采访。
“我老了,耳朵不清净啦,脑子也混沌了,你们声音讲大点。”刚坐下,陈在和老人就把手抚在耳畔交代说,脸上还挂着憨厚的笑容。
“1955年我18岁,朝鲜已经停战。那时我考上义务兵,在武汉集训一星期后赶往朝鲜,光车程就花了12天。刚到朝鲜,大雪垫了膝盖厚,我们没有居住的房子,只能自己搭建帐篷。”陈在和说。
他作为一名义务兵,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部队建造房子,清理战场的死尸,将死尸拖到山坡上埋着。“满山遍野全是中国人的尸体,地上全是浸透的黑血,战争真的是太可怕了。”边说着话,老人边虚虚地望着朝鲜的方向,眼神里还有散不去的震撼和沉痛。
陈在和他的的军人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怡璇 提供
1958年,陈在和因训练时心脏受伤,被迫回到中国养伤,当兵生涯终止。待病情稍缓和后他转业成为一名钢铁工人,但不幸的是,他在工作时被人盗取了所有的从业手续证明,导致不能再从事这份工作,无奈回到农村老家种植庄稼,这一种就种到了84岁。
现在,陈在和还住在偏远的山村,老伴又瘫痪在床,生活开支全在每月500元的抗战老兵补贴上。“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很感谢对我们这些老兵的照顾,当年与我一起回中国的有6个人,现在还有4个活着,生活,怎么着也要乐观才好。”陈在和淡淡地说。
虽然他的生活十分困窘,但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和蔼的笑容,就是那种经历过大风大浪,才能知道和平的可贵。尝尽80年酸甜滋味,才有现在的释然与淡泊。
宋礼治与志愿者一起升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怡璇 提供
致敬红色岁月:老兵参加升旗仪式
2016年7月21日,为了圆老兵一个升旗梦,志愿者特地组织当地小朋友和老兵宋礼治一起参加升旗仪式。随着国歌的响起,原本还驼着背的老人瞬间站直,向国旗投以最崇高的敬意。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无论多少年岁月过去,老兵当年的军纪军容还在,当年的魄力还在。小孩子们都十分好奇那位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依旧精神十足的鲐背老人到底是谁,待升完旗后,志愿者们耐心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为他们讲述老兵的传奇故事,传扬老兵的艰苦奋斗精神。
志愿者、当地孩子与老人致敬国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怡璇 提供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致敬老兵!“两位老兵,为我们大学生志愿者上了一堂印象深刻、意义非凡的历史课。感恩老兵们当年的浴血奋战,才有了国家如今的平安。”社会实践团队带队老师周青青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