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合肥8月9日(通讯员 朱英慧)庐剧,是地道的安徽文化,起源于合肥,从邻里的口口传唱到逐渐发展成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曾经庐剧拥有众多“铁杆粉丝”,但如今却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为增加对庐剧的了解并尽大家的微薄之力去宣传庐剧,传承庐剧。暑期,安徽大学“皖韵庐剧小分队”实践团队分别前往庐剧起源地合肥以及目前发展状况较好的和县进行了调研采访。
数据调查,竟无人识得庐剧真面目
当地居民正在接受小伙伴的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维 提供
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时,小分队根据文化传承的年龄区分以及当代大学生熟悉互联网的特点,着重采访大学生。线下主要集中用面对面填写问卷及采访中老年群体的方式方法来完成调研。然而不论线上还是线下,结果都令人心痛。
结果显示86%的人不清楚庐剧发源地;在校大学生中89%的学生不太了解庐剧,其中57.69%没有听说过庐剧;25岁及以上被采访的群体63.4%的人不太了解庐剧,其中17.46%没有听说过庐剧,相对于来说比较了解并听过庐剧的群体中大多40岁以上。
从合肥到和县,走近庐剧文化
蜀山区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队员,蜀山区只有一个小庐剧团,团内仅仅20人左右,成员大多50岁,最年轻的庐剧演员也要40岁左右。
相关部门对庐剧保护的不重视,导致了庐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远远低于起源于湖北的黄梅戏。
但和县庐剧团的老艺术家却解释,庐剧的可参考历史有200多年,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出土于合肥市肥东地区的一块石碑,是民间草根文化,俗称“三小戏”、“小倒戏”等,因合肥旧称庐州,所以命名为庐剧。由于内容驳杂,后来由政府部门引导做出了有利于社会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艺术节目。
文旅局负责人、庐剧表演艺术家和小伙伴们交流现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维 提供
在与老艺术家面对面地交流过程中,每当队员们询问一个问题时,老艺术家们都能说出很多。王老师更是将对庐剧发展现状的建议和已经在实施的计划在纸上罗列出来,逐一详细地讲给小分队。两位老艺术家句句离不开庐剧,时不时的亮出几嗓子。
在交流之余,成员们更是大饱耳福。有幸听到了《狸猫换太子》、《梁祝》、《休丁香》等著名曲目。老艺术家们牢记着庐剧的发展历程,甚至能清楚的说出每次演出的时间和情景。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庐剧,15岁进团,70岁仍坚守庐剧前线。
采访当天剧团内还在排练。当小分队请教庐剧的相关表演知识时两位老师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头说道:“都已经印在脑子里忘不掉啦!”
近距离接触庐剧,文化有传无承
通过调查小分队了解到庐剧分为三大派,清末以来,主要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
和县庐剧属于东路庐剧,起源于芜湖,流行于皖南、宣城一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庐剧不同于西路庐剧的粗犷高亢、中路庐剧的朴实中肯,东路庐剧结合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地带的水乡民谣,唱腔更加的细腻温婉,代表性的东庐特色小嗓,一唱三转,似燕叫莺啼。
剧团1955年成立之初请到了上海有名的戏曲老师传授技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和都没有放弃庐剧的传承。最近几年更是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09年时申遗成功,2011年庐剧团改制成功。
然而这样的大力支持也没办法阻挡文化多元化地冲击,当被问到剧团的传承问题时两位老艺术家说道:“剧团依旧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最小的庐剧演员40多岁,甚至在剧团中很难发掘出挑大梁的演员。这几年为了宣传庐剧,剧团也尝试搞了不少综合性的演出。有时候甚至为此而忽视了作为戏曲所必备的基本功培训。”
访谈结束后,两位庐剧表演艺术家、和县文旅局负责人和小伙伴们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维 提供
皖韵庐剧小分队成员们在采访结束时感慨道:“我们敬佩两位艺术家以及其他仍在为保护庐剧、传承庐剧的老一辈艺术家,对于类似庐剧这种的传统戏曲或者其他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在这次采访中我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我们的力量很微弱,就像罗老师说的:‘庐剧的传承,或者说一种文化的保护仅仅依靠,一小群人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能在我们的努力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庐剧,了解庐剧进一步爱上庐剧,也希望其他的民族文化也能受到重视并得到保护和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