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大亮,蒙古族女孩达日丹就出发赶往赤峰克什克腾旗经棚镇了。这一天是“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发放的日子,她要去领回自己的4000元奖学金。从达日丹家所在的巴彦查干苏木到克什克腾旗有120多公里,坐大巴车中途要换两次车才行。
达日丹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同时获得了“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的资助,对这个牧民家庭来说可谓双喜临门。之前供两个大女儿读大学,家里的经济负担已经很重,这次不用再为筹集小女儿的学费卖羊或借贷,达日丹的爸爸松了口气。
“2007年,‘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的发放就是在这里开始的。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克什克腾旗,每次来,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发展变化。”顶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滕鸿年说,以前经常在报刊电视上看到一些以高分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不能完成学业,感到非常可惜,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都会去联系,看能不能帮上一些忙。
“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由顶新公益基金会于2007年设立,资助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成绩优异、家境清贫、品德端正的大学生,希望他们成人成才、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将来回馈社会。10年来,该项目已在内蒙古地区惠及500多位同学,奖学金金额累计约180万元人民币。
今年,克什克腾旗共有24名学生获得“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其中很多来自偏远的农、牧区。克什克腾旗团委书记郭玉玲对记者说,当地很多农、牧区家长的最大愿望,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供孩子读大学,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笔奖学金为一些贫困、经济来源单一的家庭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顶新公益基金会除了颁发奖学金,还注重加强与同学们的情感交流,希望他们努力拼搏,顺利完成学业,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把爱传递下去,将来回馈社会,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顶着8月中旬草原的烈日,顶新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刚刚获得今年“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农、牧区学生家庭,谈到此行目的,滕鸿年说。
达日丹家里有两间蒙古包,父母以养牧为生,两个姐姐都在读大学,家里的经济压力本来已经很大了,录取通知书一到手,她的学费立刻成了一家人发愁的事情。今年草原干旱,达日丹的爸爸不得不高价购买牧草补充牛羊的饲料,要不就得卖出一些羊以保证剩下的羊有足够的牧草。牧民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靠借贷给女儿们交学费已经成了他们家里的常态。
“上大学的学费不愁了”,坐在自家的蒙古包里,达日丹憧憬已久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倒计时。她说,自己喜欢草原的生活,希望毕业后能再回到家乡,回到牧区,做和草原环保相关的工作。如果有机会,也一定会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同样住在巴彦查干苏木的牧区,刚刚考入内蒙古大学的蒙古族女孩乌云嘎的家在草原深处。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乌云嘎一个学期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妈妈都要骑半个小时电动车到最近的公路上去接她。由于爸爸患肝癌需长期吃药治疗,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家里没有牲畜,妈妈只能靠给人打工放羊维持全家的生活,供养乌云嘎和妹妹读书。虽然家庭条件艰苦,姐妹俩的学业却没有耽误。交谈中,坚强的妈妈一直面带笑容,只有在谈及丈夫的病情时表情才变得沉重,可是很快她的脸上又阳光起来,从女儿身上她看到了希望。
感受到了妈妈的期望,女儿面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也做好了准备。“得到奖学金很高兴,上大学之后要继续努力学习,”乌云嘎说,“也希望以后做些对社会有用的事。”
“心中有梦想而不轻言放弃,求学路上我们的脚步会厚重而踏实,因为,我们知道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给予我们关注。”刚刚考入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李宏阳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全家的生活靠爸爸一个人在外打零工维持,今年她考上大学,妹妹升入初中。李宏阳获得顶新明日朝阳三等奖学金,“感谢你们雪中送炭,让我们圆大学梦。”李宏阳说。
一位去年受助的学生给滕鸿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牧民家庭的学生,今年年初顶新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回访问他学习顺不顺利,是否需要申请大学在校学生奖学金时发现,大一的第一学期他已经开始勤工俭学,他说谢谢你们,再有奖学金可以照顾到其他更需要的同学了。“听了之后我非常高兴,因为这位同学已经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很好。”滕鸿年说,希望更多的受助学生在得到基金会的资助之后,自己可以从中得到锻炼,慢慢独立起来。
此次内蒙古之行,除发放奖学金、走访农牧区学生家,顶新公益基金会还为克什克腾旗的少年儿童捐赠了2000本图书。
2007年至今,顶新公益基金会共资助清贫大学生约2000名,累计发放奖学金约800万元人民币,项目惠及学生遍布北京、天津、内蒙古、甘肃、福建、青海、云南等地。包括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的24名学生在内,今年全国将有500名学生获得“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发放金额达200万元。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