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王建宏 高建进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周宸乐
11月初,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一座座红瓦砖房排列在青山脚下,水泥硬化路通到家家户户。
“我们村再也不是烂泥滩的模样了。”村民苏维俊刚刚腌制完牛饲料,脸上难掩自豪的神情。
这个村子夹在三条泄洪沟中间,一条羊肠小道是通往山外的唯一通道,晴天走的是扬灰道,雨天行的是烂泥路,村子的名字原来也叫“烂泥滩村”。这里贫困发生率曾超过18.66%,是出了名的脱贫“老大难”。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清晰记得2017年2月第一次来到村子的情景:弯弯曲曲的土路两侧,破旧的土坯房东倒西歪;村部院里的蒿草有半人高,一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门上的铁锁锈迹斑斑。
秦振邦上任没几天,闽宁协作的暖风吹进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2017年年初,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与西吉县烂泥滩村结成对口帮扶的对子,第一批就给烂泥滩村援助了1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资金。
“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得有个像样的阵地!”闽宁帮扶资金到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烂泥滩村有了像样的村部,村委会有了办公场所,村民不出村就可办理各种事务。2018年村里建起180平方米的村史馆,2019年建起了村集体养殖合作社、农机具合作社、艾草和菊芋种植扶贫基地……
涵江区在与西吉县烂泥滩村结对共建闽宁协作示范村中,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帮助当地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村干部在走访中发现,很多村民家里都养着几头耕地的老黄牛,既有养殖基础,又有饲草的种植条件,发展肉牛养殖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想法有了,但理解支持的村民却没有几个。村“两委”班子就在村里找典型、树榜样,动员村民一起干。
苏孝平住在村上最远的山坳里,几十亩山地,两头牛,全家苦干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养1头基础母牛,来年母牛再下牛犊,3年就变5头牛,一头牛能收入5000多元。”秦振邦掰着手指头给算了一笔明白账,苏孝平心动了。
背井离乡不如试走新路。苏孝平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建起了牛棚和饲草青贮池,又买了5头基础母牛。“这才3年,存栏就有18头牛了,年收入7万多元。我用养牛挣的钱盖了新房、添置了家电,还买了农用车。”苏孝平笑着说。
示范户的成功,激起了贫困群众养牛的劲头。截至目前,全村牛存栏量已由2017年年初的88头增加到了900多头,羊存栏量1200余只,种植玉米4200多亩,实现了养殖产业全覆盖。
一家一户养牛虽然脱了贫,但想要村子富起来,大家合计着还得成立合作社。
2019年10月,借助闽宁帮扶资金,村里租赁900平方米的养殖厂区成立养殖合作社,购进基础母牛和育肥肉牛20头,带动村民户均种植青贮玉米25亩以上、人均养牛两头以上,今年预计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
“现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青贮玉米,农机具是必不可少的。村上有了农机具,租给本村村民每亩地租金要比市场上便宜50块钱。”村党支部书记杨明说,2019年6月,村子利用闽宁项目提升资金成立了农机具合作社,购置了4套农机具,预计今年农机具还能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
昔日的“烂泥滩”已然变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齐全的闽宁共建新村,“烂泥滩村”也正式更名为涵江村。“这几年变化太快了,现在出门再也不怕别人问我是哪个村的了,心里特别自豪。”苏维俊说。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0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