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生态系统完整,首先是产业链的完整。从良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到运储销售以及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要切实做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谁生态,谁生存。”其次是业态的完整。生态种养业、生态食(药)材(品)业、生态修复业、生态微畜牧业、智慧与数字农业以及清洁能源利用、碳资产开发、碳金融服务等业态,都应该在生态宜居的乡村生态产业中得到完整呈现。再就是闭合循环的完整。生态全产业链必定是完全闭环的循环产业链,是圆融的生态农业工程系统。
生态宜居的人文生态系统优化,集中体现在传统特色民居建筑、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及生命最佳样态呈现等四个方面。居住的空间环境应该舒适健康,厕所改造落到实处,突出实用性;社会治安、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应得到充分保障;正能量的、原生态的文化艺术活动应该丰富多彩,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居住者真正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尤其在乡风、家风建设和村规民约中,应该包含绿色生活方式要求、规范、指南等内容,引导、帮助和督促村民自觉践行低碳、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自发参与到碳中和的实践中来,养成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
所以,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要找到乡村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绝不能一味学习和模仿城市,使得乡村与城镇趋于同质化而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乡村振兴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只有尊重自然,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调发展,强调生态审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体验、生态创造的生态系统实践,坚持以古旧建筑保护、清洁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治理、交通绿色低碳、生态村落建设节水节能为整体基础,以和谐美丽富裕、健康幸福自信、乡村全面振兴为最终目的,创新乡村绿色发展模式,推行生态村落-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文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绿色和谐共享发展,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从而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结合,将生态宜居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