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一日无菜,但不可一日无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馕”因便于携带、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作为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特色美食,与馕有关的加工行业一直是当地很多家庭世代谋生糊口的出路。近年来,新疆的馕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产业园,插上了互联网“翅膀”,带动了许多家庭脱贫致富。
今年24岁的买买提依明·尼亚孜出生在打馕世家,他的父辈在喀什郊区租了简易的作坊,以打馕、卖馕为生。但过去的馕多由民间小作坊加工制作,加工条件简单、卫生条件差,且产量有限,仅能满足附近群众日常所需,从业人员收入有限。
近年来,喀什市全力打造馕产业,小小的馕饼迎来了大发展。为全力推动馕产业高质量发展,喀什市建成了馕文化产业园,内设馕坑500余个,面向社会开放,吸引打馕人加盟;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带动馕饼走进了大型超市,还通过互联网“飞”入了亿万百姓家。
馕产业园的建成运营让买买提依明·尼亚孜有了新选择。今年8月初,他动员父亲一起来到喀什馕文化产业园,租下1个馕坑,开启了新的打馕生涯。
“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干净卫生,还有取暖设备,冬天再也不冷了。”如今,搬进了宽敞明亮的车间,父子俩干劲满满,一天能打出260个馕。因产业园对接了全市的大型超市,所产馕饼全部供应超市,买买提依明·尼亚孜只管加工制作,不用为销路发愁。刚入驻两个月,父子俩就挣了1万多元。
喀什馕文化产业园以馕为突破口,还将馕产业延伸到旅游、美食等领域,这里正在成为喀什旅游新的打卡地。日前,从西安前来喀什旅游的李先生一家专门来到馕文化产业园,了解馕的历史文化、观赏打馕的独特工艺,还买了一大包各类馕饼,“这是喀什最好的伴手礼,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品尝”。
窝窝馕、辣皮子馕、玫瑰花酱馕……喀什馕产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阿不都艾尼·司迪克介绍,目前,喀什市馕文化产业园已开发出120多个品种的烤馕,日产馕量超30万个。除了馕文化产业园,喀什全市还建了14个县级馕产业园,园区就业人数达1.25万人。
不同于过去散兵游勇式的小作坊馕店,产业园“集团军”更具市场战斗力。“园区生产统一了馕坑大小、烤馕时间、重量尺寸等标准,保障了馕的品质。”在阿不都艾尼·司迪克看来,得益于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化调整,喀什馕产业正快速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在南疆,越来越多的新产业让年轻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郊的松他克乡,古老的阿孜汗村紧靠博古孜河,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生态良好,是中国最早种植无花果的地方,有“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阿图什市与江苏昆山援建团队精心谋划,依托阿孜汗村,围绕“以文促旅、以旅为媒、以旅兴业、以业兴村”的思路,全力将该地打造成集“无花果产业+阿图什特色文化”双核心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一条发展致富的新路。
2020年5月,在乌鲁木齐做布料生意的艾德里司·吐尔孙回到家乡,听乡、村干部说,政府要对阿孜汗村进行重点打造,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他“觉得前景很好,创业有机会”,就下决心要在村里“大干一番”。于是,36岁的艾德里司·吐尔孙及时向村、乡上报创业项目,用申请到的政府补贴,将上世纪90年代建的老房子改造为民宿和农家乐,于2020年7月正式开业。
艾德里司·吐尔孙的农家乐吸引了不少人来消费,“周围的人们办婚礼、搞聚会都会来,一到周末更是一座难求”。刚开始,艾德里司·吐尔孙雇了5名员工,如今已经发展到15名员工,普通员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厨师收入过万元。
随着阿孜汗村旅游产业的兴起,村里打馕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库尔班江·麦麦提从15岁开始在村里打馕,是阿孜汗村的第三代打馕传承人。此前,他没有门店,在自己家中打馕,卖给周边的邻居,收入相当有限。去年,他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门店,扩大了打馕的生产加工车间,还成立了合作社,吸纳了12名村民一起做大馕产业。
如今,每天一早,库尔班江·麦麦提的门店就热闹了起来,合作社的10多个打馕师傅围着4个馕坑,一天能打出2000多个馕,除了能满足村民和游客的需要,还供给全市10个临售点位。1个月下来,合作社每名成员能拿到4000多元的收入。
看到村里产业发展得好,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选择返乡创业,比如38岁的农民艾拉·赛买提。他以前长期在内地的餐厅做服务生,2019年10月回到家乡阿孜汗村,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将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开了一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尼罗餐厅”。
“我们有100多种菜品,主打无花果烤包子等特色美食。”随着餐厅生意日渐火爆,艾拉·赛买提全家已脱贫,还带动了5名村民就业。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我们有计划、分步骤对整个区域开展综合环境提升及特色风貌改造,持续优化环境、完善功能、丰富业态,有信心将阿孜汗村打造成为南疆乡村旅游新地标。”阿孜汗村党支部书记朱志栋说。(记者马富春 肖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