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来、练起来、赛起来
青少年联赛,让体育课“燃”起来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刘博超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 弛
刚刚落幕的2022卡塔尔世界杯,给饱受疫情之苦的各国足球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激情的狂欢。虽与多哈相隔万里,但在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的深圳,遍布全市的各个校园内,随处可见青少年们踢球、运动的身影,经常可闻师生们参加体育比赛的呐喊声。近年来,深圳持续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保证全市190多万名大中小学学生每人都能参与一项以上体育赛事,这是深圳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加强体教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
与深圳一样,在全国不少地方,青少年体育联赛,正成为体育课的常态。
深圳园岭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训练足球基本功。光明图片
1.确保“教会”
周五下午四点半,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大门口接孩子的家长逐渐散去。操场上,二十多个孩子不顾刚刚下起的小雨,开始在足球教练吴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训练。虽然都是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但带球、传球、射门、守门,每个动作都做得有模有样,毫不含糊。
“我是在参加‘校长杯’比赛时喜欢上足球的,我觉得踢球很好玩,比赛很有趣。我每天都在家练颠球,一次能颠五百多个呢。”一个名叫向美汐的女孩对记者说,“除了体育课,每天放学后还能在操场练练球,真好!”
原来,园岭小学早就明确了“一课、一杯、一队、一操”的校园足球发展支柱体系。该校体育组科组长刘晋老师解释说:“‘一课’就是把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的常规教学课程纳入课表,确保每班每周有一节足球课,帮助学生掌握足球这门体育技能。”
“多年来,老师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勤学足球技能、学校创优品牌课程,我校探索形成了一套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的独特教学体系,确保教会学生踢足球。”园岭小学校长梅燕歧介绍,“我们的足球校本教材《“足”够精彩》分为水平一、二、三,共30个单元课,适用于一至六年级学生,具备趣味性、知识性、专业性、科学性、实效性、独特性等六大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一年一度的“校长杯”班际足球赛,是梅燕歧就任园岭小学校长之后的执着,也是全校近两千名师生的期盼。2022年,由于疫情严重,班际活动难以开展。怎么办?“那就开展班级足球赛吧,在班级内部划分小组踢,减少人员聚集。”在众人头脑风暴后,5月23日,园岭小学2022年“校长杯”班级足球赛鸣锣开赛。“没想到这么一来,竟实现了全校学生100%成为足球队员、100%参与所有项目的两个‘百分百’。”一位老教师感慨道。
体育不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成为一种广泛参与的生活方式。作为全国12个“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中唯一县级入选单位,山东省诸城市在各镇街区推行“体育联合教研机制”,村小与镇街区驻地小学结成“小学体育教研联合体”。诸城市教体局体育科科长杨海洋介绍,在“体育生活化”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区里举办起亲子趣味运动会,学校运动会家庭社区齐参与,已成为诸城“打开校门搞体育”的常态。
深圳园岭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训练足球基本功。光明图片
2.努力“勤练”
“乒乒乓乓”,不到下午五点,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云翔楼里便传出了拍碰到球、球蹦上台的声音。早早来到训练场地的队员们已经开始发球热身,为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专项训练做准备。
作为广东省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游泳)、深圳市高水平运动项目学校(乒乓球)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跆拳道、羽毛球、游泳),深大附中的高水平运动队在各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培养出了国家一级运动员23名、国家二级运动员59名。自2015年正式组建以来,深大附中乒乓球队始终秉承“深耕项目梯队建设,培养新型体育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竞技体育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在不久前结束的2022年深圳市大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深大附中高中组首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初中组再度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人才梯队建设优势显著。
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乒乓小将们稳扎稳打、勤练基本功。“每天文化课结束后,学生运动员需要进行1.5-2小时的专业训练,学校每周会组织6公里长跑,以达到全年常态化训练的目标。”深大附中团委书记、乒乓球队总教练关文君告诉记者。
紧张的学习和高强度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运动员以严格自律化解学训矛盾的能力。“我经常在课间找任课老师答疑,把训练落下的功课补回来”,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混合双打第五名佳绩的初二7班张叶柔说。在平衡读书和打球之间,学生运动员也学会了高效的时间管理。初一10班陈骏鸿告诉记者,“和其他同学相比,我更要在平常听课时做到一丝不漏。同时,我会在周末多多钻研,掌握知识点、解题方法与技巧。”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学生魏宇昌表示,“在外参加比赛的时候,同学老师会帮我录下教学内容,我会在休息时回看。竞技体育的精神同样激励着我突破学习上的挑战。”
依托深圳大学乒乓球俱乐部的资源优势,深大附中基地的学生运动员们定期与深大乒乓球高水平队合练交流。“这种高质量对抗的‘传帮带’形式,有利于强化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竞技水平和实战能力提升”,关文君谈道。
资源打通让专业指导成为可能。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篮球馆里,一名五年级小学生有模有样地运球、变向、突破、上篮,一条龙完成整套动作。“五年级就可以跟初中的球队一起训练,是因为我们充分发挥了一体化贯通管理的集团办学优势,由初中的篮球老师来上课。”北京十一中篮球队潘教练介绍。学校有着一只水平高、作风硬的篮球队。他们坚持常年训练,每天两个小时,并与北工大联合贯通培养。近三年球队培养了12名国家级运动员,为“双一流”院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2名,7名队员考入体育专业院校。
2022呼和浩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滑冰联赛开赛。新华社发
3.争取“常赛”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一届深圳市高中四校学生体育联赛上,来自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和深圳高级中学的451名运动员同场竞技,学生运动员们不仅在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能项目上奋力比拼,更参与了围棋、无线电测向等智力项目的激烈角逐。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有了“常赛”这个平台,接下来这四所学校将在课程、社团、体育节、课余训练、校内联赛、特长学生的招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同时以赛为媒带动一大批高中乃至全市学校积极参与比赛、参与体育锻炼。未来,深圳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在师资队伍建设、二类自主招生等方面给予支持。
高中四校体育联赛是深圳扎实推进“五育并举”、体教融合的一个缩影。2022年,深圳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立四级班级体育竞赛和三级锦标赛体系,以保证全市大中小学学生“人人参与一项以上体育赛事”,做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让体育助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山东省临朐县第七届中小学生三大球比赛上,来自全县各学校80余支代表队的1000多名学生同台竞技。通过“以赛会友、以体促教”,有效推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和校际、镇域教育联动,形成了共同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据介绍,临朐县以“常练+勤赛”为抓手,实施县、镇、校三级竞赛机制,确保达到三个100%:县级层面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确保各镇街和县直学校参与率达到100%;镇街层面每年举办田径、阳光体育健身赛、越野赛等赛事活动,确保学校参与率达到100%;学校层面通过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冬季越野赛、体育节、体质健康达标赛等比赛活动,确保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为减少“小胖墩”“小眼镜”现象,促进体育锻炼风气更浓厚,深圳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了2022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全员跳绳比赛总决赛,吸引了全市28所学校653名学生参加。单摇跳、间隔交叉跳、双摇跳、个人花样跳绳二级,翻飞的跳绳、跃动的身影,营造出一派火热气象。11月9日,深圳市首届大中小学校长羽毛球赛激情开拍。福田区美莲小学校长段步刚认为,“要让学生爱上运动,校长首先要做一个‘终生运动者’,从内心热爱到行动示范,才能助力体育之花在校园里不断绽放。”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7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