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见证参与 > 详细

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3-03-16 12:56:00  来源:光明网

  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思想的召唤,一种价值的引领,一种文化的滋养。在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和文明培养等方面,继续满足对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提高,将道德风尚的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更大的内涵和更高的质量,建设有品质、更有温度、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新时代文明城乡。

  在进行文化活动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的场地来提供支持,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政府应该自觉地将有关资源向农村和新城镇倾斜,把城市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经验带到农村,并积极争取到一些文化建设的项目,对公共文化系统进行强化,对文化设施进行改进,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也进行了提高,同时还可以对社会大众进行更多的宣传,让他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的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从而让城乡的整体精神文明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组织广大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开始,从不文明习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来进行清洁、绿化、美化自己的家园,努力做一个美丽生活环境的缔造者和守护者。在城市中,对文明楼道建设的专项行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组织文明楼道的创建示范活动,并将重点放在社区的楼道设施改造、卫生保洁、秩序管理以及公益宣传等方面,以此来指导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打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在乡村地区,深入开展 “美丽家园”的专项活动,动员广大农民对自己的家园进行全面的清理,让自己的家园能够更加卫生漂亮,让自己的厨房和厕所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从而养成一种科学、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乡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并非没有精神上的文化需要,但长久以来,乡村文化宣传平台的建设工作远远滞后于城市。要解决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明晰各种责任,增加各种文化设施的投资,并将其列入到乡村发展的总体计划中来;二是要准确掌握乡村民众的文化需要与接受程度,在保持原有多样的乡土文化形态的前提下,引进新型的文化传播载体与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不同类型的文化载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满足大众的喜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三是要构建一套科学的文化管理体系,引进各种社会力量,开发出一个新的农村文化市场,创造出一个繁荣的文化环境,为农民们提供全面的文化服务,并加强引导,慢慢地,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个崇尚先进文化的良好氛围。在错综复杂的城乡统筹工作中,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城乡统筹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背景下,文化建设将会在城乡统筹工作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将是实现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

  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城市对地区的总体发展起到主导作用,而农村的传统资源又是地区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并不是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否认,而是将农村中的一切优秀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利用的一个过程。也不是消灭乡村原有的文化,让转移居民彻底融入单纯的城镇生活,而是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保护和扩大乡村文化的优秀成果,找到城乡文化的有效结合,实现资源在城乡间的自由流转,构建城乡文化交流的桥梁,催生更多的精神文明。

  在城市和农村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为导向,扎实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将文明理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将价值要求植入到我们的内心,这是一条与新发展阶段要求相适应的实践路径。在继承传统文化、建立社区互助、建立自治机构、开展道德教育、评选先进典型等领域,促进优秀资源“下乡”和“进城”的双向流动,促进城乡文明实践的相互促进。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中国人的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进行深入地宣传,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治理相一致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并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具体情况,在有关的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中,对其进行诚信主题教育,健全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民生关注方面,继续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营造一个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对亲帮亲、邻帮邻、邻里互助一家亲等农村中朴素的志愿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现代志愿者服务理念进行广泛宣传。以系统的志愿制度、组织、项目、载体等因素为指导,完善志愿工作的协作机制,整合志愿资源,扩大志愿团队,创建品牌项目,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文化设施等为基础,建立规范的志愿工作站,促进志愿工作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乡村民间文化中有许多是通过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而积累出来的,例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品、民间传说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不意味着要让乡村居民完全放弃原有的精神家园,需要乡村居民在融合的过程中逐渐适应新生活而提高文化品位,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在保护原来的文化家园以及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引导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保留乡村生活的特点,还能对传统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传扬,确保民族精神不会消失,这既能满足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要求,也能促进乡村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与城市文化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村地区的精神文化是在农业生产的特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自身便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很多乡村地区也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思想和品德的精华,通过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记载乡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乡村文化的最好载体。一些都市的居民来自于乡村地区,所以很多乡村文化对于都市的居民有着超强的吸引力以及影响力,政府部门应该对民俗文化艺术进行挖掘、保护以及利用,促进城乡精神文明的建设,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这样也能够让社会各界人士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与保护当中。

  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对实体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例如对古建筑群进行统一的保护修缮等,将文物保护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结合,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文化的传播。可以说城乡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特殊的工程,此项工程不仅能够推动城乡文明的结合,同时也会对城乡居民不同文化权益的诉求进行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也能推动各项精神文明的前进,进而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投资力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社会上的各种组织以及城市居民也应该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积极投身到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促进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城乡文明融合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实现富裕的必经之路,要加强对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宣传和对乡村的文化及其“内在美”的培养,使城乡之间的“外在美”和乡村之间的“内在美”相互促进。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基层巡讲等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管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要将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作为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地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地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只有提高了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重点放在加强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上,继续推动移风易俗的进程,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进行了有效地治理,从而培养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优秀的民风之下,乡村地区的人们会更加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推动文明饮食、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方面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神文明教育,进一步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科学的健康知识。

  大力倡导文明上网,文明用网,文明办网。巩固和发展网络主阵地,创造鲜活的理论宣传成果,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要对道德领域中的网上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引导,要对网络生态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要加大对不良的网络游戏和网络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让主旋律、正能量充斥着整个网络空间。

  综上所述,城市和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新形势、新征程给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会、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又给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就必须做到“重”字当头,一是要注重实践,绝不能只停留于纸上谈兵,要创新载体,深入实践;二是要注重结合,不能“两张皮”,要以务实为本;三是注重长期,绝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长期坚持;四是注重参与,要层层动员,人人参与;五是注重质量的提高,绝不能一味强调“硬”而忽略“软”,而是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坚持不懈地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刘伟,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玉晨,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 2022 年中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阶段性成果;2023年中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综合研究类)——“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关键词:
上一篇:一碗“爱心面” 让温暖延续
下一篇:小空间大关爱:广东打造9492间母婴室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