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老房子改造成美术馆、墙壁上是色彩艳丽的大幅乡土画……近年来,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公益实践正在广袤的田园上展开。好风景带来好前景,在让村落和生活更美的同时,也开拓了公益力量助力乡村发展的更多路径。
“有了温度和内容,才会吸引更多人”
高黎贡山下,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静静地坐落在龙川江畔。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昔日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成为这个傣族传统村落的生动写照。走进其间,乡村风貌,旖旎风情,乡愁记忆,随处可见,人间烟火气与浪漫仪式感相得益彰。
每当夜幕降临,从村头到村尾,创意字体写成的诗句彩灯装点着交替纵横的巷道。身旁,万家灯火似长河;抬头,诗歌烂漫如星汉。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这里再度引得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欣赏壁画墙绘、非遗文化,品尝纯正的傣族撒撇,与热情好客的傣家人一起跳起嘎光嘎秧舞……感受绚烂的现代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同时,更是心灵深处乡愁的寄托。
五合乡文化站站长陈以晓告诉记者,曾经的帕连村“无特色、无优势、无潜力”,在坐拥众多传统村落的腾冲并不起眼。艺术的注入,不仅拉近了村民与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的距离,也让这个曾经被很多人遗忘的村落,成为“诗意村庄”,再度拥有了人气与活力。
“有了温度和内容,才会吸引更多人。”回忆第一次来到帕连村的场景,“艺术改变乡村”公益项目发起人信王军历历在目,“晚上7点左右,天刚黑,第一眼望过去就觉得缺了点灯光。”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融合古老民俗和现代艺术,让这个傣族村落重新焕发魅力。
很快,“艺术改变乡村”公益项目的团队入驻帕连村。村里少有人走的巷道、闲置的空地农房、废弃的墙面……在信王军眼里,这个古老的村落是天然的艺术馆。融合灯光、涂鸦、彩绘等艺术元素,慢慢地,帕连村有了充满诗意的灯光秀,以村里小孩为原型的壁画、装扮成毛笔的电线杆逐渐出现,美术馆、诗意小巷、织锦之家、奇石馆等众多艺术共享空间也相继开放。
一堵平常的农村土墙上,一幅《爱照相的小女孩》是帕连村的“门面担当”,更是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点”。画中的女孩名叫杨自煊,是帕连村土生土长的傣族姑娘。画中,她俏皮地举起照相机,用镜头见证着村里的发展与改变。
跟随镜头的方向往村里走,第一户便是帕连一号。门口,一台旧电视机嵌在黄土砖墙里,上面写着它现在的名字“你们的美术馆”。
陈以晓介绍说,这是一户被闲置的村宅,主人长期在外,自愿将这间老宅子转交给自管组为村庄建设使用。通过艺术家团队的改造,成为一个由村民自主管理的乡村美术馆。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涂鸦瓦片,建筑工人、村民们的即兴绘画,都成为美术馆收藏的作品。
“以前,村民们每天锄地、种粮食。现在不一样了,走进村里,你会发现他们自发拿来一块瓦片,画上画后挂到墙上,还有人用竹筒种上花。”正如信王军所言,村庄给予艺术家们丰富的灵感,艺术也增添了村庄的活力。靠着这些艺术特色,村子里开起了农家乐,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陆续返乡创业。
“艺术对乡村的改变,不仅在外观,更在生活”
艺术的介入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让传统乡村成为“好看、好听、好味道”的地方。
来到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铁牛村3年有余,邹莉已经很适应“新村民”的身份。2020年起,来自20多个城市的60余名“新村民”陆续来到这里,他们大都具备艺术设计、规划建造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希望为传统乡村增添现代之美。
作为一名花艺师,邹莉把向村民们免费义务传授花艺当成自己的工作。她发现,融入乡村生活,自己有了更多的创作热情和空间,而村民们受到感召,也乐得在自家小院里摆上些花花草草。不知不觉间,家家户户门前曾经堆满的杂物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花卉绿植。
“在‘新村民’的带动下,老村民也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美’。”铁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帮淼是个经验丰富的建筑工匠,与“新村民”一起建设“丑美生活馆”时可谓收获颇丰。在他看来,“新村民”带来了大城市才有的新观念和生活方式。
“丑美生活馆”原本是一栋废弃的小楼,现在变身为新老村民共建的社区融合中心。馆内有用于会议接待的公共会客厅、供“新村民”创业的文创工坊,还有专门开辟出的社区活动场地,经常在周末开展亲子讲堂、英语课、剪纸培训等。
近3年来,美国的音乐教师约翰一直坚持在铁牛村开办公益音乐课堂,让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钢琴、架子鼓等乐器,还能顺便练习英语。
在传授专业音乐知识之余,约翰鼓励孩子们走入田间倾听自然的声音,以身边的瓶瓶罐罐为乐器。在他的指导下,村里的孩子们边玩边学,即兴创作了不少儿歌。每逢凉爽的傍晚,他们便在村子的文化广场上为村民、游客演唱。
深入“丑美生活馆”旁边的丑橘园,几栋精巧别致、“悬空”于地面的小竹屋隐匿于此。施国平和几位定居这里的建筑师,称其为“食疗愈度假小屋”。
2014年,施国平在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深度参与陶艺产业的规划,连同多位艺术家将原来的贫困村打造成远近知名的“网红村”。在明月村居住了近10年的他,早就将自己看作是老村民。如今,他想用艺术也让铁牛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
“艺术对乡村的改变,不仅在外观,更在生活。”施国平说,“‘田’是农业的生产,‘园’是农村的品质,二者相辅相成。我们的艺术实践应当落地于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要在农村积极地创造价值。”
“助力乡村振兴,艺术大有可为”
目前,信王军已在云南德宏、腾冲和山东寿光等地,将多处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先生书院”。他希望“先生书院”可以成为一个载体,给乡村的孩子和热爱读书、热爱艺术的乡亲们一个永久免费的可以看书、喝茶、聚会、画画的家,一个可以让想象力尽情发挥的地方。
在云南腾冲玛御谷,这样的理念,让稻田中一座早已失去功能的烤烟房成为了“两个人的图书馆”。之所以是“两个人的”,是因为图书馆的楼道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并肩前行。走到顶部,能看见诗一样的田园生活。
作为“先生书院”改造的第5个图书馆,这里是当地孩子和村民们读书与休闲的场所。有限的空间内,到处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明亮的灯光从底楼一直延伸到顶部。远远看去,“两个人的图书馆”就像一位坚守的老者,与山谷共同经历着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连接。
从“先生书院”开始介入乡村振兴,这些年来,信王军邀约大量青年艺术家、音乐人走进乡村,通过创意壁画、艺术与音乐活动改变乡村的文化生态。在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东头村,设立了“艺术改变乡村”指挥部,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支持下,将长期用艺术的方式持续为乡村注入新的力量。
今年3月,“艺术改变乡村”团队从云南出发,穿越2200公里来到河南,聚焦“7·20”特大暴雨灾害中受灾严重的荥阳汜水镇老君堂村,计划把窑洞改造成一个“窑洞美术馆”,把邻村的水塔改造成“Ta”图书馆,通过不断邀请艺术家和作家的参与,为乡村带来由文化和艺术组成的独特空间,改变村子的乡容乡貌。
与此同时,西安美术学院的师生也在秦岭脚下的蔡家坡村进行着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村居的墙壁就是画纸,秦岭的青山绿水、关中民俗风貌、当地历史文化等都是墙绘创作的灵感源泉。
“家里的旧陶罐、老凳子走进展览柜,收获后的麦秆被做成艺术装置,农具变身雕塑……每到周末,很多游客来到村里感受艺术之美,欣赏秦岭的自然风光。”眼看着村子越来越漂亮、游客越来越多,蔡家坡村老支书王岩总是笑容满面,他觉得“村民们成为艺术的享用者、参与者,精神气儿都不一样了。”
眼下,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了艺术改变乡村之路。艺术如何唤醒乡村的巨大潜力?多种艺术形式如何与乡土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参与改变的艺术家们用实践成效给出了答案:在最大限度保护村庄肌理完整,保留其质朴风貌、原生文化、传统习俗等的基础上,借助和运用艺术的思维、理念与手段,增强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毫无疑问,艺术赋能乡村发展并非朝夕工程,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必须坚定信心,植根乡村稳扎稳打,不可贸然前行,也不可畏缩不前。现有的成绩告诉我们,助力乡村振兴,艺术大有可为。”信王军说。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