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艺术与文化遗产的结合,不仅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思考和对话,更是跨越学科界域的融合与创新,同时还是提高广大民众科学文化素质、艺术审美情趣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步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探索科学、艺术与文化遗产相互融合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科学、艺术创意赋能文化遗产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遗产科普教育,传承、保护并利用好文化遗产,赓续传承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厚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土壤。
在国际青少年艺术与科学教育论坛期间,光明网联合中国宋庆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艺术、科学、教育等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用专业的视角剖析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奥秘,推出《大咖面对面》系列访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实践路径,激发青少年对于未来科技、艺术发展的想象,实现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升。
本期《大咖面对面》嘉宾是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委员龚超。
为了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成立了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来,国家对学生们甚至全民数字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龚超认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全民数字素养,出台了系列政策性文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信息化数字化对生活的影响。
监制丨高赛
策划丨钟蕾蕾
执行丨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