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持续高质推进中国式积极老龄社会建设——“积极老龄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在“积极老龄化与老年人价值开发公益项目总结交流活动”中发布。《报告》提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老龄人口总体规模巨大。在现实中,中国老龄群体践行着多样化的老龄生活,伴随人生“长续航”与多维回旋模式带来的社会参与模式的转变,除了以家庭参与和灵活就业作为退休生活主线,中国的老龄社会还表现出了积极与活跃并存的特点。
利用宏观和微观的老年调查与追踪数据库分析后,《报告》发现目前我国在老年领域所推行的相关政策与实践显示:健康关怀保障的种类水平不断提高,健保服务仍待提质增效;老年教育受到广泛重视,但终身学习理念与多区域普及尚待加强;社会参与持续积极向好发展,不过不同类型的参与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而适老化环境建设则随老年友好型社区推进而有明显改善。但也要看到,就社会整体而言,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仍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支撑体系,老年人组织化参与机制相对比较欠缺,积极老龄化存在实践不足的状况。
《报告》认为,未来的积极老龄社会应该逐渐形成并完成以下六大体系:一是健全鼓励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实现老有所为目的的政策鼓励支持体系;二是健全推进中国式积极老龄社会建设的机制体系,三是构建多层级多类型便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四是构建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智慧化技术支持体系;五是建立枢纽型平台,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六是构建促进中国式积极老龄社会建设的监测评价体系。
推动中国式积极老龄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主要为通过持续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树立老年人正面积极形象;畅通老年群体价值实现的渠道,积极开展社会志愿互助服务实践。逐步改变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树立和接纳积极老龄社会的理念,促使社会更全面地认知老年人的价值和贡献。在制度和政策保障层面,完善老龄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老龄事业促进上,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老年群体提供情感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等。
据相关报道,“积极老龄化与老年人价值开发”公益项目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资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学术指导,智睿养老产业研究院承办并组建项目办。该项目于2022年6月启动,旨在推进积极老龄社会建设,搭建服务于知识型老年人的枢纽平台。目前,积极老龄化专家平台凝聚了150多名专家,初步构建形成老年人价值开发平台、系列知识性产品和社会服务典范项目,为积极老龄社会建设模式提供了探索。(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