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见证参与 > 详细

双政策加持下,首批患儿将从无声世界走向有声未来

2025-04-03 12:47:08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双侧人工耳蜗费用由过去的5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3月26日,15个月大的听障患儿小旭(化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成功接受手术,成为黑龙江省双政策加持下的首批受益者。

省残联康复部三级调研员李蕴光告诉记者,在《黑龙江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及国家集采双政策的支持下,小旭成为首批双侧同期植入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代表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也彰显了黑龙江省扶残助残政策的温度。

手术现场

双政策发力 人工耳蜗价格大幅下降

患儿小旭初生时在听力筛查这一关没有通过,很快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耳几乎完全听不见,如果不及时干预就会有聋哑的可能。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令小旭父母不知所措。

几经辗转多方求医,小旭父母得知,人工耳蜗可以使孩子重获听力、学会说话。然而,巨额的费用却令二人望而却步,深感无助。

2025年3月,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结果在黑龙江省落地执行。此次集采带来了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以及佩戴更便捷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体外机)。各品牌高端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大幅降至5万元左右。为了让听力残疾儿童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省残联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联合出台了《黑龙江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实施办法(2025版)》,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与集采政策紧密对接。这为小旭带来新的希望。

据介绍,《黑龙江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实施办法(2025版)》规定,救助对象为0岁至6岁(不满7周岁)的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产品(包括植入体、体外机、电池)按集中采购价格一次性据实结算。在定点医院接受CT、核磁等初筛检查的费用,按照最高2500元/人给予补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费用,按照1.2元/例给予补贴。此外,提供每年不少于10个月的术后康复训练补助1.8万元/人/年(各地可根据当地发展水平,适当提高救助标准)。

此办法如同及时的春雨,小旭父母获悉后立即来到省残联定点医疗单位哈医大四院进行就诊咨询。

手术现场

多部门协作 患儿及时享受政策福利

哈医大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周彬教授向小旭父母耐心地介绍了黑龙江省针对0岁至6岁患儿的双重政策。听说只需花费5万元左右就能让孩子双侧同时听到声音,小旭的父母激动万分。

李蕴光告诉记者,小旭所使用的人工耳蜗,集采前每个需20余万元,集采后降至5万元左右。按照黑龙江的最新救助政策,一只耳蜗价格在6万元以内予以实报实销。针对小旭,整个手术只需付一只耳蜗的价格5万元左右。此次政策的叠加,让小旭以较低的费用接受手术,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

3月26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术中电极顺利植入,小旭的人工耳蜗监测数据良好。这预示着开机后,小旭能用双耳聆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开启全新的生活。

为让小旭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福利,黑龙江省多部门联合行动。在省残联、省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与督促下,哈尔滨市道里区残联迅速落实救助政策,医保部门则严格监督并执行集采政策,小旭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筛查、公示、入院及植入手术,成为黑龙江省享受双政策的第一批听障患儿。

实现双侧聆听 从无声到立体声更自然

双耳同期人工耳蜗的植入,使小旭全家倍感欣喜。

周彬主任介绍,手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微创圆窗入路,仅有3厘米左右的切口,最大限度保留了患儿的残余听力、保护了内耳的精细结构,使患儿在声音敏感度、言语识别和音乐感知等方面的表现更加自然。

“双侧同期植入可以免受两次手术创伤,缩短康复周期,避免了分期植入可能导致的听觉剥夺效应。”周彬说,双侧植入的优势是能更加接近自然听觉效果,提升患者声源定位能力和复杂环境下的听力,尤其对儿童听觉发育至关重要。“我们有过进行同期双侧植入的成功案例,孩子现在恢复得特别好,在听力、语言发展、社交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表现与同龄儿童相当,已经进入正常的幼儿园上学。”

李蕴光提醒,婴幼儿父母一定要按时筛查,尽早诊断,及时干预,告别“十聋九哑”。“儿童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更是听力发育的黄金期,为此,我国积极开展听力筛查,并将可能存在问题的幼儿转诊至省级听力诊治机构,进一步进行听力诊断,力求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避免‘十聋九哑’的发生。”

据了解,双政策公布后,目前很多患儿已在哈医大四院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了听力诊断,并已通过省残联以及哈尔滨市平房区残联、香坊区残联和安达市残联等地的初筛与公示,正在等待手术排期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