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希望工程25周年。一项成功的事业,是建立在历史实践基础上的,是在必然中否却了诸多“如果”而发生发展的。如果当时不是这样的安排,事实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不是选择救助失学儿童,如此业绩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共青团事业改革,为青少年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一个以10万元资金注册的基金会,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才能发展到募集资金100多亿元人民币,资助500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设希望小学20000所,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声誉的公益品牌呢?那应是救助失学儿童项目本身的“魔力”,还有就是创业者的卓识。
当初资助的标准是,每学期20元、总共200元钱就可以救助一个失学儿童完成小学学业,甫一推出,立即激起了社会的百万爱心。使这一项目具有如此“魔力”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民族振兴教育第一,这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国策选择;扶贫济困助教第一,这是传统慈善及至当今一直的首重内容;少年失学需求第一,这是教育的现状悲哀同时又是最能打动人的客观诉求;低额捐助可行第一,这是众多普通人有能力能够参与其中的基本要素。
所谓创业者的卓识,就是在众多可以选择的公益事业项目中,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更是一种体念民情的智慧,形成最终项目确定的真知灼见。如果当初不是选择的救助失学儿童项目,以10万元的实力,十来人的队伍,恐怕不足以开创并成就今天的业绩。卓识掌握机遇,机遇创造价值。
希望工程项目选择的成功,反映出公益项目的定位要遵从切近国情、符合民愿、适应需求、具备能力的原则;项目设计选择要以通过实践、发扬理性、科学论证为基础。
如果不是领袖支持、社会动员,如此参与规模是难以达到的
希望工程取得了邓小平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肯定,邓小平亲自为“希望工程”题字。在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中,在政府主导型社会条件下,领袖的支持就是政治的支持,产生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能实现这种契合的前提是,政治家关于国家社会机制建立的认识,能够在社会建设实践中遇求支撑。改革开放不只是政府和市场,经济政治主导不应该摒弃社会的共为和补充。希望工程得到领袖支持,更重要的因素是它被包含在了国家发展战略总的设计之中。
由于传统的体制因素,人们参与一项支持新生的公益事业,首先要剔除的是政治风险,在这一条件满足之后,社会动员就成为了首要任务。希望工程从共青团系统发动开始,到动员全社会参与,这不只是方式的简单扩展,而是公益事业的“公”性与社会的“共”性相一致使然。公益不是私益,社会不是个体。既然失学儿童遍布全国,成为了“公”的需求,那也就是全社会“共”的责任。希望工程走出了公益事业社会化之路。
任何国家都通过法律的、行政的、财政税收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对非营利组织予以规制,任何国家的公益事业都是相应国情下的事业。我国公益事业只有依据中国国情,首先通过政治门槛,进而采取社会化发展手段,才能创造出规模巨大的参与奇迹。
如果不是科学管理、廉洁自律,如此公信是难以实现的
严格透明的管理、广泛的社会监督是希望工程成功的法宝。及时制定希望工程一系列管理规则,是实践的需要,经验的总结,更是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措施;建立希望工程全国监察委员会,是公益事业实施自我监督、社会监督开创性的举动;希望工程服务商标注册和授权使用,是将公益品牌纳入到法律范畴管理和保护的开端。如果没有这一系列举措的保证,香港《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案,希望工程实施机构就不可能胜诉。国内外公益事业丑闻频发,无外乎规则不详,导致管理疏漏;监督不力,导致暗箱操作;品牌滥用,导致声誉的破坏和“体外循环”。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先要想到,重在做到,敢为风气先。
在希望工程实施8周年之际,希望工程领导人在既往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透明五不准”原则,坚持践行廉洁自律。这一要求的提出,已经不只是标准高低和是否全面的问题,而是客观认识到,人们期望的“阳光事业”公益事业,也不可能逃脱利益、权力易生腐败的规律,也不可能跳出事业快速发展往往导致自律放弛的怪圈。公益事业置身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从业人员生活在现实的政治经济生活里,在法律规范不足、行政监管不力的实际情况下,如果不廉洁自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项公益事业倒下去要比立起来迅速的多得多。这种警醒、意识是保证公益事业公信所必需的。
科学管理就是公益事业的生命所系,廉洁自律就是公益事业的公信标牌。
如果不是志愿者支持、建设者努力,如此长久是难以坚持的
出自摄影志愿者之手的希望工程“大眼睛”照片,感动了无数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出自作家志愿者的“希望工程纪实”,向人们展开了一幅爱的画卷;90多岁的离休军人至今仍奔波在希望工程的志愿者行列中,以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无数的知名的不知名的人默默地支持参与着希望工程,希望工程的实施过程,也是我国志愿者文化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公益事业较少得到财政支持,几乎没有政府采购的情况下,捐款成为公益机构主要资金来源,运行成本一低再低,志愿者队伍简直成了公益事业筹资、实施、监督等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我国,志愿者行为的价值不仅是因“无偿”而“有价”,更重要的是给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了新时代的“志愿精神”。公益事业为志愿者提供了精神释放的舞台,志愿者行动为公益事业发展注入了久远的精神活力。志愿精神是公益精神的支柱!
希望工程众多的捐赠人是希望工程发展的基石,希望工程从业队伍是实施希望工程的关键力量。对以主要依赖捐赠为发展前提的公益事业来说,在竞争的公益市场环境下,谁拥有了捐赠人资源,谁就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捐赠人是公益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建设者。而要保持这一资源,那就需要具有竭诚服务精神的从业团队。在我国社会事业还没有进入同政府、市场相提并论的阶段,从事公益事业意味着“官”“财”两弱的条件下,有一支甘于寂寞、耐于清贫、乐于奉献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不是求实创新、深化发展,如此竞争是难以取胜的
就希望工程的发展轨迹而言,实现了项目发展从资助上学到人才培养的转变,从资助数量向资助质量的转变,从资助建校到促进希望小学深化发展的转变;筹资策略从简单接受向项目设计转变,从捐赠服务向项目合作转变,从以个人居多向法人筹募转变,从以国内为主向拓展国际资源转变;实施管理从粗放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从具体项目管理向综合品牌管理转变。这些转变体现了公益事业也应不断创新、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公益市场迅速扩大,公益项目选择日益增多,公益评估体系逐渐完善,公益竞争日趋激烈。一项公益事业不论是资金筹措还是实施管理,不论是理念更新还是方法改进,都必须在竞争中凸显优势。不坚持创新和深化发展,就会萎缩乃至消亡。滞后的理论认知,僵化的运作方式,狭隘的辉煌守成,是公益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大忌,必将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自动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