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明星公益 > 详细

赵普:中国公益需要相互融汇

2016-07-20 02:49:14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9月末的一个傍晚,持续了一天的秋雨仍未结束,赵普急匆匆地赶到央视梅地亚中心,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之后,他还要赶赴另一个地方,商谈他即将担任“全国消防形象大使”的工作安排。

自1999年首次接触公益以来,赵普代言并参与了近20个公益项目,包括贫困助学、法律援助、老兵回家、顺风车、安全用药等等。

几乎每天,赵普都会接到公益圈朋友的电话和微信。“老兵回家”的节目要在央视播出,找哪位记者发稿、表述分寸怎么拿捏会征求他意见;“9958宝贝别怕”项目的微信公众号,即使换张照片,也要找他;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开理事会,要找他确认开会时间。

最近,他为“2014美丽童行-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慈善夜”写了一幅字送去拍卖。去年,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其4尺横幅作品《一默如雷》拍卖了40万元。这一次,他先写了“光明磊落”四个字,“喜滋滋地盖上章送过去”,结果被“劝退”,说这几个字太正了,主办方觉得竞拍者恐怕hold不住,最后改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如果组织者还不满意,我会继续写,直到他们满意为止。毕竟这是募款的重要载体。”

荧幕上,他是正直敢言的新闻主播。荧幕下,他是公益人“普哥”。

1999年,在北京电视台担任主持人的赵普,通过一档名为《公益歌曲大擂台》的节目,对公益有了最初的认识。从那时起,他便以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游走在官办和民间公益组织之间。这种“双重身份”是冷热交织的,他在抱有巨大热情的同时,对看到的每个细节都投以职业的冷静。

“参与公益丰富了我观察这个国家、社会的维度。公益成了我观察社会的显微镜和望远镜。你能看到细微的局部,同时也能看得很远。”赵普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说。

2012年春节前夕,“春节回家顺风车”主发起人王永给赵普发短信,邀请他参与该项目的发起,赵普回复“好”。王永又发,“明天我们搞启动仪式,你能不能来参加”,赵普回复“行”。在王永看来,赵普作为著名主持人,他的加入本身就是很大的支持,有品牌影响力。“他当时和我讲,这个事情,我愿意参与有两点原因:第一,我支持你,这是朋友的事,也是好事;第二,对央视也是好事,可以体现国家媒体的社会责任。”王永回忆说。

当时,央视也在发起帮助大家春节回家的行动,顺风车正好合拍,“这不是你一己之力能做到的事情,不可能由我来调动中央台为公益的事出力。做公益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要学会四两拨千斤。”赵普说。

今年“九一八事变”83周年纪念日,国家领导人大规模参与到抗日战争纪念的大型活动中,其中,国共两军代表都有参加。他马上和“老兵回家”发起人孙春龙讲,“你要借机发起更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有国共两边的老兵参加活动,这不是时机吗?你在民间奔走这么久,为国军抗战老兵筹资,国家领导人现身纪念日不就是明确的支持信号吗?民政部门的推动可能会因此加快,特别是地方民政部门。”

赵普说,他在公益慈善领域的作为,从来没有在职业平台上遭遇任何压力。没有任何人告诉他,某件事情不能参加,某件事情要多参加。“事实上,央视新闻中心是鼓励我们参加公益的,只不过要经过一定程序,需要备案,这对单位管理也很正常。”赵普说。

互通有无

赵普称自己是一名“融汇者”。“我觉得中国的现代慈善才刚刚起步,不论是官办慈善的升级还是民间草根慈善的萌芽和发展,都需要观察和总结。我在和不同慈善组织交往当中,可以融汇,我希望他们互相借鉴。有人曾把官办慈善讲得一无是处,但是官办慈善有很多传统的优势。民间慈善旺盛的生命力、动员力,也值得官方慈善学习,特别是他们自我管理、约束、纠错的能力。”

2004年,赵普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主持人爱心社团—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爱心团。当时,他已担任北京希望工程爱心大使。他想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扩大影响力。他请来同事—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余声出面做团长,自己则包揽了具体事务,开启了北京电视台与北京希望工程的公益合作。

赵普认为,这一组织得以运行到现在,正是由于建立在共青团组织的基础上,而不是一个纯民间组织。后来在做顺风车的过程中,为了让既住在一个小区又在一个地方上班的人一起拼车,他们发动了居委会和不同单位的团组织。“团组织有青年志愿者,是现成的,我们就把这个项目嵌入进去,既丰富了他的项目,同时减轻我们的人力负担。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是原来组织架构里就有,所以建立信任关系就简单。不需要我们走进社区,打个牌子组织拼车,别人会怀疑是不是骗子在这骗钱。”

赵普曾把他的奥运火炬捐出来,拍卖了150万。后来,这笔钱被用来建设贫困地区的学校操场。“希望小校只能满足读书、教学的最低需求,他们的体育设施还是相对缺乏的。奥运火炬只是个标志物,对我只有个纪念意义。换成善款来用更有意义。”

作为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理事,赵普多次在内部提出要重视新媒体传播手段。在官办组织信誉备受质疑的环境下,理事会经过讨论决定,坚持不从善款中提取工作经费,“我们一直在坚持,从两方面筹款,一个是项目费用,二是工作经费。虽然能不能长期持续下去也值得思考,但官办慈善在现阶段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就得把事情做得格外干净。”

有很多人都建议赵普做冠名基金会,但他从来都拒绝。“我不沾钱,不是因为我有多么洁身自好,而是我没能力管好钱,管理慈善费用是非常难的技术性问题。”

置身其中

赵普从来都有自己的坚持。在他的职业历程中,经历过3次下岗。1998年,他因为与制片人在工作上意见不合,差点中断了在北京台的大好前途。

他回忆说:“你下岗、转岗,你当然要有所坚持,但也要有所妥协。在北京台下岗就是我不懂妥协,又不是什么重要原则问题。电视是需要团队合作的,但你盲目坚持可能是因为沟通不力,你没学会妥协。妥协会让事情解决得更好。这需要你放下一点架子,学会沟通,这就是经验。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会不会充分考虑别人的感受,那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获得的。你要把事做成,就要让他坚决拥护你,彼此成为伙伴。”

现在的赵普对公益的事基本上有求必应,很少拒绝别人,“他们很不容易,又不是为了自己。你要参与这个事,不妥协不可能,慈善团队最要学会妥协与合作。”

2008年汶川地震,赵普因在主持中情绪激动,一度哽咽而广受好评。然而,回忆当初,他却说:“我不是随便流眼泪的人,只是觉得你应该认真去面对。我觉得只要你投入进去,动情就是个副产品。你能帮到他们才是最好,你光哭能有什么用?”

为了给失去双腿的周焕瑜换假肢,他一个电话打给康复之家老板,讨论这个孩子从3岁到12岁要换多少假肢,在哪些康复中心康复,是美国的最好还是瑞典最好,国内哪个医生最专业。“他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去,我说你有时间就去看他,我都没去,我不需要迎接‘具体帮助’的那一刻。”

在赵普看来,你是公众人物,并不意味着你天然比别人高明,你本身也是需要被教育、引导的,只是你可能比别人走得稍微靠前些。你不但要和别人平等,有的时候还要比别人低。像发帐篷、账目登记这些事,人家做得会比你好。“我们公众人物做慈善,如果有可能,尽量多参与,项目之间可以互补。”

“这样做更适合我,我能力有限,我不比别人更好,我是一直在想着让自己进步的那个人。我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赵普说。

来源:中国慈善家

关键词:rdquo ldquo 赵普 &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