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企业公益 > 详细

产业扶贫浇开东乡致富之花

2020-10-28 17:34:00  来源:消费日报网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2019年5月,辽宁方大集团深入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开展“造血”式产业扶贫工作。在项目落地、微利持久、盘活资源、增加就业等方面下功夫,先后投入5.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7个,盘活运行扶贫车间31个,帮助东乡县群众9000多人实现就业,形成了有效的扶贫工作机制和有益经验,取得了“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的显著成效。为东乡县域经济长远发展打造了新引擎,使东乡就业群众持久稳定增收,浇开了致富之花,开启了幸福之门。产业扶贫浇开东乡致富之花

  打破常规 让项目快速落地快速运行

  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属于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任重道远。面对东乡县产业基础差和时间任务紧、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等重重困难,方大集团举全集团之力聚力推进在东乡县的产业扶贫工作。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先后三次深入东乡县24个乡镇调研论证,走山路、跨沟壑、爬陡坡,明确提出“就业9000人以上、月人均收入2600元以上”的产业扶贫工作目标;并建立了总部调度、专人负责、每天汇报的推动机制。每天无论多晚、无论多忙,方威同志都要听取产业帮扶推进情况汇报、一一讲评督导,提出工作建议。方大集团2名副总裁常驻东乡,带领120多名骨干员工分成20多个小组谋划项目狠抓落实。在具体推进工作中,注重摸准底数,深入全县110多个村落详细掌握资源禀赋、扶贫车间、闲置厂房和劳动力状况,结合实际与部门乡镇一道谋划。注重前期论证,重点把握好产品、市场及劳动密集程度,坚持把吸收带动群众就业能力作为重要衡量指标。注重落地时效,重点在开局破冰上下功夫,先后选派300多人次远赴广东山东等地招引项目,打破常规简化程序推动落地,项目平均落地时间为25天,短短16个月内建成27个项目,成为东乡县脱贫攻坚领域的示范样板。

  “刚开始时,没有床,我们就用板凳拼上木板,再铺上被褥当床。除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和恶劣的环境,还有高海拔、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等问题。”方大九钢的房甲荣回忆说。方大炭素杨金虎等人深入东乡县条件最为艰苦的龙泉镇村组了解情况,陡直的盘山小路让坐车的人都提心吊胆,可在他的手下犹如驯服的长龙。大家整基地、找项目、谈合作,披星戴月,经常是天露鱼白就出门,忙到夜幕低垂、星光点点才返回驻地。正是凭着这股“啃硬骨头”的精神,才克服一个个困难,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微利持久 帮助东乡群众增加收入

  为了保证扶贫项目能够盈利,帮助东乡群众增收入,方大集团采取了一整套产业帮扶办法。坚持“走出去找项目”,吸引有产品、有市场的合作方来东乡县共同合作推进产业扶贫工作,采用方大集团多投资(投资比例占70%左右)少分红(分红比例占30%左右)的模式调动合作方积极性。坚持“微利持久经营”,坚持把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期定位在5年到10年,确保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坚持“计时计件并行”,更加突出扶贫扶智,普遍实行“计时保底、不封顶计件奖励”,注重通过宣传引导、激励带动引导群众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勤劳意识,帮助就业群众从思想深处拔掉“穷根子”。坚持“优化环境吸引群众就业”,想方设法优化就业群众工作条件,全方位加大关心力度,所有扶贫项目车间均安装了取暖设施,均开办食堂免费提供工作餐,让就业群众看到前景、愿意就业。为帮助群众打消顾虑、鼓励就业,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要求“宁愿产业扶贫项目暂时亏损,也要确保月人均工资2600元以上”,在产业扶贫最困难的时期保证了就业群众收入、赢得了信任。

  “9月3日,我参加了技能竞赛活动,缝合两件衣物,因用时最短、质量最好获得第一名。”今年21岁的方大集团旗下针织羊毛衫扶贫项目的东乡族姑娘马仲兰始终忘不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仲兰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高中毕业后三四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现在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随着工作效率提升,她的工资也有了3000多元。马仲兰有个心愿,挣到更多的钱,带着爸爸妈妈去旅游。

  盘活资源 全面建设扶贫车间

  东乡县扶贫车间起步晚、数量少,普遍运行不规范、市场无保障、带动脱贫能力不够强。方大集团入驻以后,按照“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投资兴办、增资控股等形式,有效盘活了东乡县扶贫车间。产业类别不断拓展,扶贫车间覆盖民族食品加工、服装生产制作、雨伞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尤其是纺织针织、毛衣编织、中药贴片等项目,开创了东乡县产业新领域。车间布局由点成面,形成了“以河滩镇、达板镇、龙泉镇为中心,各乡镇多点开花”的格局,河滩镇方大富凰、达板镇方大丽明等项目起点高、前景好,已经成为典型样本。就业方便增收明显,方大集团参与运营扶贫车间31个,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就业群众全勤月人均收入在2600元以上,熟练劳动力计件工资可达4000元左右,其中针织羊毛衫项目就业群众月收入最高达到6600多元,对当地群众“短平快”增收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盘活大树乡的家庭式扶贫车间,方大集团依托东乡族手工刺绣项目,解决50-80名周边农村妇女就业。马林红就是刺绣扶贫车间的一名女工,她以前和丈夫在外地打工,因家里老人生病,又有三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萌生了回家就业的想法。刚好方大集团刺绣扶贫车间需要招工,离家近、活轻松、环境好,待遇也不低,很符合马红林的就业预期。“每天我干活到中午,还能回家给老人孩子做饭。”马林红说,在这里上班不仅能照顾到家里,现在可以挣到4000多元,加上她丈夫也在附近的工地上班,很快就能脱贫了。

  内引外联 延伸特色产业链增加就业

  东乡传统种养产业比重大、精深加工跟不上,根据东乡“四带六片区”发展布局和“3+N”产业体系,方大集团广泛招引优质企业,积极配合东乡县开展种植结构调整、规模效益提升工作,着力破解传统产业发展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不高等难题。打造马铃薯产业链条,投资8000万元建设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年消化东乡县内土豆7万吨,可带动解决2600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土豆种植业发展。打造金银花产业链条,投资1亿元建设东乡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引进金银花饮料和中药饮片生产线,打造集种植、采摘、收购、精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可带动解决1800多个就业岗位,亩均增收1200元左右。打造东乡羊产业链条,投资1500万元开展羊肉深加工带动养殖产业项目,打造羊产业链条和“线上”销售渠道,可带动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推动羊产业提规模、增效益。

  方大集团在千方百计增加东乡群众就业的同时,坚持“扶贫必扶智”,注重选拔培养本地人员,提供成长平台。马艳梅是一位20岁的小姑娘,初中毕业后便在家中照顾弟弟,2019年来到方大集团的凤凰山扶贫车间,考虑到她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项目公司把她从缝纫工岗位调到办公室,参与管理,并鼓励她学习电脑制版技术。经过一年的锻炼,现在马艳梅已成长为车间的重要管理人员,还担任了项目公司的工会主席。“我在这里得到了成长,现在一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感谢公司给我这样的机会和平台。”马艳梅说。

  “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方大集团在产业扶贫的路上奋勇前进,确保东乡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谱写东乡多彩美丽新篇章,浇开致富、幸福之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