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企业公益 > 详细

用心书写战“疫”日志

2020-10-30 16:30:00  来源:光明网

  3月27日上午8时,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时刻,当最后一名来自河南信阳的员工背上行李走出集中隔离点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我和我的战友们经历了40多个日夜的坚守,只为守护那些返岗复工的员工们,守一扇门,保一方人。

  时间回到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打响。过年期间,驻守在宝钢股份大院的中冶宝钢第三分公司分公司有近一半的一线员工返乡过年,随着假期的结束,分公司将面临外地人员返岗高峰防疫工作和平稳复工保生产的双重考验。

  2月9日,第三分公司党委连夜组织召开专题会,一份详细的返沪人员集体宿舍隔离管控方案和一份一季度宝钢系列定年修实施方案同步诞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拉开了序幕。

  “非常时期,党员必须站出来”,分公司党委书记文俭的这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一支特殊的党员先锋队由此诞生,分公司党委书记文俭任队长、工会主席吴亚平任副队长,基层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以及一线工作人员担任队员。中心任务就是服务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防疫隔离宿舍,守护每一位返沪返岗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摆在眼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24小时内,腾挪出两栋宿舍楼、储备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为隔离员工的进驻做好一切准备。

  时间紧张,刻不容缓。15名党员干部、12名党员志愿者、8名一线员工,因为疫情,走到了一起,我们拧成一股绳,忙碌地穿梭在隔离一线。不到24小时,可容纳200人的集体隔离宿舍、执勤帐篷、防疫物资、生活物品、宣传标语、隔离制度,集体隔离指挥部建成,虽不能媲美“火神山”、“雷神山”,却完美诠释了“中冶宝钢速度”。

  2月10日上午9点26分,第一位返沪入住隔离点的员工踏入隔离区域,至今,我还清楚记得他当时惊讶却又激动的表情,我们的热情“接待”,让他有点不知所措,办理完入住登记、体温测量后,他住进了201房间,开始了他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生活,也标志着我们这支党员先锋队正式上岗。

  每天,隔离点都有10多人入住,根据不同的入住时间,他们被安排在不同的楼层,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能容纳200人的隔离点住满了,而我们就像是大家长,每天服务他们、守护他们。做好返沪人员信息统计、落实隔离人员一日三餐、解决隔离人员生活所需……每天的工作忙碌却很充实、辛苦却也温暖,在这个特殊时期,在这个依旧寒冷的冬季,我们用实际行动给了隔离人员“家”的呵护。

  一个气温骤降的傍晚,在我们的“单宿防疫小分队”微信群中跳出一个对话框:“21栋502室陈某有咳嗽、低烧情况”,一句话,让大家的神情一下子紧绷起来,“什么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赶紧送医院”,群里炸开了……当晚值班的是人称“老顾”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他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丰富的阅历,让他总是保持着处事不惊、淡定沉着的态度:“大家不要惊慌,小张在楼下做好准备,我们送他去宝山医院,小李继续值班……”,随后,老顾穿好防护服、带好口罩、手套,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将陈某送往医院,等待新冠检测结果。

  第二天下午,医院出了结果:阴性,陈某因为本身咽喉炎加上着凉了,所以才有的咳嗽症状,听到这一消息,大家一颗悬着的心算是落地了,而这仅仅是我们战“疫”期间的一个小插曲。

  关辉,一位主动请缨的女战士,对消毒水过敏的她,担任起一线“接待员”的工作,一把测温枪、一本登记册、一支笔,有力量的微笑迎接每一位返沪员工。刺鼻的消毒水,让她时常感到头晕、恶心,手腕也起了红疹,胃部不适吃不下饭,但她硬是咬紧牙关,坚守在战“疫”一线。

  徐海波,一线党员志愿者,他负责隔离员工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战“疫”期间,老婆生病住院,他回家稍作探望便回到了防疫一线,他总是笑着说:我就是疫情防控堡垒上普通的一员。他时时刻刻用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锻炼自己,始终坚守如一。

  在我们这支战疫先锋队里,有八位特殊的“白衣战士”,他们身穿防护服,四人一栋楼,二人一组,24小时值守,他们每天的工作任务是定时为隔离员工测量体温、定时派送一日三餐、为每栋楼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以及做好每日返沪员工的登记工作,他们守护着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每天不厌其烦地楼上楼下跑,有时候还会碰到不配合的员工,委屈再所难免,但是他们没有抱怨;他们每天驻守在宿舍楼前,迎接着每一位返沪员工,尽管身穿防护服,却也是直面风险,但是他们毫不退缩。“我行,我上”,当初一句简单、有力的回应,至今还余音缭绕。

  蔡佳宏,八个“白衣战士”之一,也是最积极、主动的那个,他说:接到这个神圣的任务,虽心有余悸,但义无反顾,尽管我还不是党员,但我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我的目标,我要用自己的信念和担当,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冬至春来,夜晚依旧寒冷,单薄的防护服,无法抵御夜晚的寒意,一栋楼,一盏灯,我们坚守在这40多天的寒夜里,照亮了每一位返沪员工的“回家路”,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红色基因,使命担当。

  经历了刻骨铭心的2月,度过了共克时艰的3月,我们迎来了春暖花开的4月,342名集中隔离人员全部安全返回各自岗位,我们圆满完成了党组织交代的任务。当隔离指挥部帐篷被拆除的一刹那,我的心中激动万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经历,一辈子可能只有这一次,我们用心书写着这本战“疫”日志!(龚晓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