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牢记党恩,回报社会,是方大发展的初心。”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就有这样一群执着而快乐的方大人,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动人故事吧。
辽宁方大集团:创新扶贫机制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东乡族相对集中居住的民族自治县,全县辖8镇、16乡,总人口38.17万人,常住人口31.47万人。其中东乡族33.55万人、占87.9%。平均海拔2610米,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严酷,全县群众分散居住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被称为“地球的肋骨”“大山聚会的地方”。
而辽宁方大集团盘活的31个扶贫车间全部处于这样的大山沟壑当中。
“咱们方大炭素服饰加工车间分布在东乡县龙泉镇周杨、苏黑、大岭、中岭、天桥、北庄湾、拱北湾、老庄、杨家等各村,跑完10个车间开车就得一整天时间。”服饰加工车间负责人杨金虎这样说。杨金虎,辽宁方大集团旗下企业方大炭素扶贫工作人员,从2019年8月至今,在东乡驻扎了近590天。
“刚开始,我们要找住的地方,找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关键是还要上门挨家挨户给群众做工作。”“项目落地后,更多的是培训。当地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培训老师手把手去教。培训期后,进入计件阶段又有好多人不适应,引导让员工树立多劳多得的市场竞争意识又成了阶段性工作。一个月下来,有的人拿3000多元,有的人干得少拿1000多元。大家看到了变化,有了对比才有激励。”谈起扶贫开始的日子,杨金虎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现在不一样了,树立了市场竞争意识以后,大家工作效率高了,加工速度快了,揽的小活一会儿就干完了。我们现在最愁的就是订单。”刚刚舒展眉梢的杨金虎眉头又皱了起来。
而杨金虎只是辽宁方大集团120多名常驻东乡扶贫工作人员中的一个缩影。从2019年5月起,辽宁方大集团一支支精干的扶贫工作队从辽宁、江西和甘肃汇聚而来,他们将一腔热情倾注到了东乡这片热土,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新的人生篇章,也勾画了脱贫攻坚壮美画卷。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方威主席亲自带领集团旗下7家大企业负责人,顶着酷暑,翻山越岭,进村入户,深入东乡24个乡镇调查研究、现场论证、座谈交流,逐一研究项目,针对性地制定精准脱贫措施,确定了“全面帮扶、项目运作、微利持久、让利东乡”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方大产业扶贫项目论证会上,方威明确提出“就业9000人以上、月人均收入2600元以上”的产业扶贫工作目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不光是输血,更要造血,要让当地农民学会本领,以后的日子自己丰衣足食,通过劳动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辽宁方大集团提出。其后,辽宁方大集团2名副总裁常驻东乡,带领来自辽宁、江西等地120多名方大骨干员工克服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等种种困难,分成20多个脱贫攻坚小组谋划项目狠抓落实。很快,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在东乡县聚集落地,创造了东乡县招商引资的历史,成为东乡县脱贫攻坚领域的示范样板,体现了这家民营企业真情帮扶东乡县的决心和力度,展现了方大速度、方大效率、方大情怀。短短一年多时间,方大企业把产业扶贫作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协作。
截至2021年3月,辽宁方大集团已在东乡县累计投入资金5.5亿元,落地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7个,盘活运行扶贫车间31个,解决就业9700多人。通过创新扶贫机制,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化,不断提升东乡县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效破解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难题。
在应运而生的东乡刺绣、服饰加工、雨具加工、假发制作、马铃薯精深加工、金银花种植与深加工、东乡羊养殖与羊肉深加工、钢模板制作、热电偶制作、贴膏制作、腐竹加工、食品加工等27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项目中,面点加工扶贫车间在海拔2610米的考勒乡。闵如给也就是面点加工扶贫车间中的一员,实现从一个农村妇女到扶贫车间员工的命运转折,闵如给也算起来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而同样改变命运的还有和她一起在扶贫车间工作的70多位姐妹们。
“跟辽宁方大集团扶贫工作人员在一起,很温暖,他们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是东乡县考勒乡三塬村临夏州回味斋食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员工闵如给也手机短信里的一段话。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她,用质朴的话语向方大炭素工作人员表达着感谢之意。
而这句话要从一次特别的参观之旅讲起……
马海吉者:一次与众不同的参观
2020年8月,辽宁方大集团旗下离东乡最近的企业方大炭素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东乡族自治县方大扶贫车间的19名优秀员工代表。“扶贫先扶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转变观念,这次特殊的参观是企业工会有意组织的,就是想通过参观让久藏在大山深处的妇女看到外面的世界。
东乡县龙泉镇中岭村方大扶贫车间马海吉者作为中岭村的妇联主席,扶贫车间开办的第一天她第一个报名并积极参与到筹建中。从一个农村妇女到产业工人,再到车间管理人员,她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扶贫车间实现了让东乡族妇女足不出户,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我从内心感受到扶贫给我个人及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马海吉者说。
此次来访的东乡客人来自东乡县考勒、龙泉、大树3个乡镇,是方大企业投资建设的面点加工、服饰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扶贫车间的优秀员工代表。一年前,她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有的甚至从未走出过东乡的大山。如今,她们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挺直了腰板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方大企业助力东乡扶贫攻坚的义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尤其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此次由方大炭素组织的参观活动得到了东乡扶贫车间员工的积极响应,能够有机会亲眼看看一直以来真情帮扶东乡的方大企业,让许多人兴奋不已。
参观了企业文化展厅、党建文化展厅,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和一件件展品,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生产工艺、装备实力、员工福利、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等,充分感受方大“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这些大多数第一次出门的东乡客人由下车时的拘谨,到参观中的惊讶好奇,再到身临其境的感触多多,由窃窃私语到连连称赞,相互间有说不完的话。
“天气炎热,车间里温度高,可企业的员工们还在认真工作,他们的精神面貌真不错。”“和这里的车间相比,我们扶贫车间就轻松舒服得多了,我们更应该好好工作。”当看到车间里码放整齐用于装原料的吨袋时,甘肃本聚手工艺开发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马林红兴奋地说:“我们生产的吨袋,没想到在这里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回去以后我们一定要让大家缝结实,确保生产安全。”
马林红,一个因扶贫车间而走红的网红。“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学习方大企业的管理,在扶贫车间起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我们女同胞好好工作。”性格外向的她,干活利落。扶贫车间运行之初,她以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其他妇女,如今已经成为月收入近6000元的中流砥柱。
在企业员工餐饮中心,一次能容纳八百多人就餐的餐厅给参观者带来的震撼不言而喻。面点车间一位女工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这样干净的食堂,而且食堂提倡节约,他们的管理真让人敬佩。”
宽敞整洁的马路,绿树鲜花簇拥的车间,让东乡客人目不暇接,她们用手机拍下身边的景物。“看到你们很亲切,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家里人!”“今天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一天,感谢方大企业给了我这次参观学习的机会。”闵如给也激动地说。
企业召开了简短的座谈会,19位东乡客人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辽宁方大集团的谢意,畅谈了对方大炭素的企业文化、环保绿化、班组建设、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印象。大家表示,回去后将以感恩的心态加倍努力工作,用奋斗换来个人和家庭的幸福。
“扶贫先扶志”。不断引导、激励带动东乡群众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勤劳致富意识,是需要触及思想深处的东西。同样在面点车间上班的闵麦乃深有体会:“我家离扶贫车间不远,上班、干农活两不耽误,而且每个月工资在2600元以上,干得多就拿得多,现在日子过得挺好。方大企业真心帮我们脱贫致富,我和家人非常感谢!”
“辽宁方大集团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一个女人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带动本村妇女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在经济上的独立就是提高了家庭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儿子今年结婚时,筹办婚事的大部分帮衬都是在扶贫车间上班的收入。”“政府、企业、百姓共同脱贫攻坚,在以后的工作中是低迷工作还是越战越勇呢?回答是肯定的,当然是越战越勇地努力工作,来回馈政府、回馈方大企业、回馈自己,真心希望扶贫车间越办越好。”马海吉者坚定地说。
而谈起孩子,不能不说起他(她)们……
杨乃则热:其实,幸福也是黑夜里的星光。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精心地耕作中/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探寻一个秘密,幸福到底在哪里?在家人送进手术室的那一瞬间,每个人都愿把前世修来的福分此刻全部化为祝福,祈祷家人平安。而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幸福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过好不再受苦受穷的日子。
东乡县龙泉镇苏黑2村。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夜晚,辽宁方大集团扶贫人员在给扶贫车间安装广告牌时,一位东乡小姑娘目视着他们爬上爬下,跳高钻低。扶贫人员再次发现小姑娘时,只见她正从家里双手捧出来一盆热腾腾的洋芋。
小姑娘告诉大家,自己14岁,叫杨乃则热。漆黑的夜空泛着星星点点的光,似乎诉说着东乡的故事。从此她的名字就留在这些扶贫人员的心里,一个如当晚星光一样美丽的名字——杨乃则热。得知村里孩子课外书很少后,方大炭素开展了给东乡县小朋友的捐书活动,短短一周2700余本的书籍接踵而至,有的员工旧书没有了,就干脆网上买了新书送过来。
记得很清楚,杨乃则热那天和苏黑2村里的小朋友一样也拿到了书,是一套全新的四大名著,她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捧在怀里笑个不停……这就是她所拥有的幸福。
老庄车间主管马莹莹,是一位聪明活泼的东乡少女。见到她那天她脖子上挂着打着石膏的手臂,自己却像只燕子般轻盈地飞来飞去,给我们在车间对面的老乡家提来水,烧开、倒上,她说塑料桶里的水时间长了,不能喝了,一颗心瞬间被融化的感觉。
方威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
自2019年5月份以来,辽宁方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决贯彻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投身东乡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在辽宁方大集团以项目落地促就业增收,以产业升级促内生动力,帮扶工作取得巨大成效,交出了一份扶贫攻坚的靓丽答卷。2020年11月21日,东乡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圆满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2021年2月25日,辽宁方大集团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得知这一消息,扶贫工作人员白青权激动地说:“当听到辽宁方大集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东乡实现全面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我要主动作为,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为东乡县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且,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也主动作为。”白青权补充道。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辽宁方大集团动员集团6万多名员工的力量,用心用力用情抗疫,利用海外市场合作伙伴关系全力以赴在全球采购防疫物资,捐款3亿元人民币助力国家抗击疫情,向湖北、辽宁、江西、甘肃等地区累计捐赠22万瓶维生素C片、17.9万个医用口罩、9.3万瓶乙醇消毒剂、9.4万套防护服、110万只医用手套、1.5万双防护靴、5千副护目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贡献方大力量。
“那时间我们自己一个口罩戴10多天都舍不得扔掉,可为防疫争取到物资我们全部捐献给了疫区。”和白青权同睡在一个炕上的朱良成对扶贫人员的一天最有真切体会。
辽宁方大集团:全面开启“1+100+60000”模式
朱良成,方大炭素扶贫办副主任。和白青权睡在一个炕上的兄弟。
夜色漆黑,山道环绕。当白青权将辽宁方大集团副总裁从中川机场接回时,已经是夜里2点15分,他刚刚和客户谈完项目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到了东乡。而此时的扶贫办副主任还在台灯下设计扶贫车间产品展示图;当他凌晨2点30分快要合上笔记本电脑休息时,一个炕上睡的审计法务部小王因为坐不惯炕,正在以葛优躺的姿态在自己的电脑上奋笔疾书写材料,因为明天早上单位要用;半夜3点,扶贫办主任的房间依旧灯火通明;夜里4点55分,朱良成完成了最新的扶贫工作总结;黎明6点25分,一楼锅炉房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是早起的小蒋正在清理锅炉里的煤灰结块,劈柴点燃清晨的第一缕炊烟;黎明6点50分,薛师傅等开始给工作人员准备早餐。东乡扶贫人的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是方大企业扶贫人员在东乡扶贫工作茶话会上念的一段文字。现场的方大扶贫人员认认真真听着,每个人都寻找着文字中自己的身影。
2019年5月,辽宁方大集团产业扶贫工作组正式进驻东乡县,距离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扶贫工作组到东乡各乡镇调研,看到的是产业资源匮乏、交通运输不便、群众宁愿守着贫瘠的土地也不愿意搬迁就业等各种未曾意料的困难局面,做什么、怎么做成为摆在方大人面前的第一个课题。
怎样找到适合东乡的脱贫路子?怎样找准东乡扶贫的突破口?辽宁方大集团深入东乡24个乡镇详细调查研究、现场论证,与大家一起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和困难,并最终确立了“全面帮扶、项目运作、微利持久、让利东乡”的帮扶原则。
“一个好汉三个帮”。与在东乡扶贫一线常驻的100余名扶贫人员同时行动起来的还有辽宁方大集团60000名员工。各企业党委和工会组织员工东乡脱贫攻坚“金点子”活动,广泛发动大家的聪明才智建言献策。各企业供销团队积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寻找适合东乡和劳动力特点的项目。当深加工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劳服用品等扶贫商品走向市场的时候,六万名员工自发成为宣传员、推销员。辽宁方大集团的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功,与“1+100+60000”所凝聚的无穷力量密不可分,集体的力量成为了攻坚克难的法宝。
东乡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的步伐才刚刚迈开。
“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辽宁方大集团带领所属干部员工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打胜东乡扶贫攻坚战,全速打响生产经营市场战,为东乡脱贫攻坚战书写了一份份靓丽的答卷。
尾声:谨以此篇献给所有为脱贫攻坚工作披星戴月、不辞辛劳、默默奉献、勇往直前,不达目标决不收兵的英雄们!致所有奋战在东乡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