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企业公益 > 详细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2024-10-17 17:35:00  来源:光明网

  在我们理想中日益多元、包容的世界里,如何为特殊群体打开一扇属于他们的机会之门,成为了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自2015年,黄奕聪慈善基金会便开始“金光点亮梦想”计划,支持各类型的残障青年职业培训项目。2020年缘起的“金盲杖视障大学生预科班”,是又一座桥梁,助力视障学生勇敢迈出预设边界。

  作为国内首个帮助视障准大学生更好应对未来的公益训练营,项目营员为即将步入大学的视障高中毕业生,通过“独立出行”“科技赋能”“青春沙龙”“认识自我”“生涯规划”等技能提升课程,帮助视障学生拥有应对大学融合生活挑战、尝试拓展能力界限的底气。

  本期,我们与“金盲杖大学生视障预科班”(后文简称“预科班”)创始人杨青风和2020届学员昂子喻展开对话,听见他们亲身感悟的一段段真实经历,见证预科班多年如何牵动、影响着近百名视障学子。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杨青风老师(左一)与2020届金盲杖视障大学生预科班在黄奕聪慈善基金会所在上海白玉兰广场进行出行训练

  学习独立出行,拾起生活的控制权

  对于视障学生来说,进入大学不仅意味着学术上的挑战,还意味着与全新陌生世界的碰撞。通过细致入微的实操技能培训,预科班的课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了独立出行的能力,由视障导师、非视障助教、影子志愿者三位一体教学:从如何使用盲杖安全外出,到熟练操作手机导航,再到如何结合利用公交和地铁出行,借助路标线索摸索判断周围环境,利用车流声音辨别路口交通信号灯状态等独立出行的技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独自自由穿梭,掌握对生活的控制权。

  预科班创办人杨青风老师分享道:“在城市道路上穿行却对周围的环境及行人一无所知,这会让人产生恐惧和误解,利用出行技能,克服对陌生的恐惧,是我们视障群体需要突破的第一关。”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影子志愿者跟随但不干预,学员们安全独立进行出行训练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学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篮球场接受盲杖使用技巧的课程

  昂子喻曾是其中的一员,他是2020届预科班的毕业生,在预科班之前,他从未单独出门行动,主要依靠家人的帮助外出。当他第一次独立完成“商场打卡挑战”时,激动不已:“在预科班,我学会了面对陌生路人,如何勇敢地开口询问路线。这种初体验,让我感觉终于能够自己掌控生活的方向盘了。”这段含金量极高的技能传授经历让他明白,视障人士的独立并非一种奢望,而是可以通过勇于尝试、训练、努力实现的日常。“尽管在训练盲杖使用技能时会面临意料之外的挑战,但正是在真实情境的试错中,我们学会了与人有效沟通,并理解了与他人互动的重要性。”他总结道:盲杖出行的技能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如,也让他们在社会中找到自洽的方式。

  从学习到生活,全面提升自我

  除了生活技能,预科班还为视障大学生们提供了学习所需技能的补充。“电脑技能培训”是整个课程的又一大重点,视障学生们学会利用屏幕阅读软件独立完成学术任务,无需依赖他人。每一位视障学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用电脑写作业的场景时,都能清晰记得那份成就感。“再也不用麻烦别人帮我读课本或读写作业了,我能够靠自己完成所有学业任务、独自顺畅完成作业的体验,随之带来的自信是无价的。”在预科班的课程后,视障大学生不仅能够自如完成课程论文,还知晓如何高效地查找学术资料,不再受限于有限、现成的知识边界。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金伟老师在预科班电脑课上讲授计算机使用技能

  然而,学术精进及独立生活并不是视障大学生唯一的挑战。杨青风老师诉说道:“如何融入校园、与同学打成一片,结交新友、参与社交活动,甚至恋爱的相处,都是我们视障学生需要面对的一座又一座高山。”预科班特设社交能力提升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学长学姐分享等形式,教导学生们如何在诸多复杂的校园环境中游刃有余。有同学提及:“过去我自认与他人不同,没有勇气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但通过预科班的课程,学会了如何自信地面对他人,不再害怕成为‘异样的那一个’,接受自己的特点。”预科班新增的化妆课程、乐高活动、剧本杀、露营等社交型互动活动,打破了视障学生仅限于语言交流的局限。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昂子喻同学使用专门工具“书写”盲文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昂子喻本科与辅导员老师沟通学习和生活情况

  金盲杖预科班不仅仅传授生活技能和学习工具,它更是温和地照亮了视障学生内心深处那条自我接纳的小径。很多学生在进入预科班前,都曾有过对自己身份的困惑与不安,他们坦言:“害怕被人‘看见’,害怕成为他人目光中的异类。所以,过去总是选择不使用盲杖,觉得这是暴露自己‘缺陷’的标志。”然而,经过预科班心理引导课程和学长学姐的分享交流,终于明白,接纳自己才是通向真正自由的第一步。“不再躲藏,自信地拿起了盲杖,勇敢走进大学教室。现在才意识到,盲杖不仅是我的工具,更是逐步自信的象征。”

  构建社群,传承经验与希望;激发潜能,感染对生活的热爱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预科班街舞社团,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听老师分享经验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罗文聪导师电脑技术课授课现场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黄莺导师(左一)出行课带队

  在金盲杖预科班中,每个学生的成长都不仅仅是个人的进步与演化,更是整个社群力量的传承。“在社群中,老学员会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新学员则收获启发与支持。我们形成了一种正向社群力量的涟漪——在预科班中收获到的全新的价值观,促使参与的同学,像发动的小马达一样,去散播、去影响更多视障群体。”正如黄莺身上的故事一样,这位武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是首批通过高考考入普通大学的视障大学生,通过亲历的成长与行动,回到预科班亲自向学弟学妹分享视障者如何通过知识与勇气,突破传统的刻板限制。

  罗文聪的故事,更是这个社群传承的生动写照。作为预科班首届学员,罗文聪按照旧有模式,本科学习的是针灸推拿学,但内心一直拥有对编程浓厚的兴趣,在身边预科班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鼓励下,他迈出了学习新技术的第一步。转眼,如今他已成功进入了谷歌工作。现在的他,不仅在他的专业领域钻研,还时常回馈、反哺预科班,身兼导师任务,积极帮助新学员整合、普及更多针对视力障碍群体的技术支持,让更多同伴可以平等、无障碍地获取、利用信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染帮助着更多视障年轻人。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预科班学员郁晓楠(右)在闭营仪式开始前帮助雷美君佩戴徽章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黄奕聪慈善基金会苏蔷华秘书长与金盲杖预科班学员交流现场

  昂子喻分享道:“以前我从未想过独自外出,觉得这对我来说太过危险。但通过预科班的训练,我学会了使用导航软件,独自去了许多餐厅,品尝到了别人口中的风味美食。这种自由和满足感让我重新爱上了生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是预科班带给他最大收获,他此后开始尝试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活,走出校园去体验更多的世界。昂子喻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保送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数学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他的职业理想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

  对于许多视障学生来说,过往总是被“过度保护”,独自探索新事物曾经是一种奢望。但他们在预科班中,通过实际体验与学习,重燃了内心深处的火苗。预科班的宣誓,并非口号,而是由心的抒发,他们喊出:“尽管我的视力有障碍,但这并不能阻挡我独立出行的脚步,也不能成为我依赖他人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理想路上的羁绊”;“我们只是看不见,没有什么不一样。”

  视障学生不再对未来“失焦”,是敢于追求梦想的勇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黄奕聪慈善基金会也看见了金盲杖视障大学生预科班项目是如何深刻影响着这群年轻人的生活轨迹:它在潜移默化间,为青年视障大学生带来了自我突破、社会融入、生活态度转变、职业发展拓宽等长远、积极的改变。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学员彭香香(左)在影子志愿者跟随下进行盲杖独立出行训练

走出无形的边界 从自我接纳到社会融入

学员毛凡(左)在闭营仪式上与队友一同表演街舞动作

  社会关怀视障群体的几条倡议

  据中国盲人协会数据显示,我国视障人士超过1700万,而独立出行、回归主流化的生活,实现切实参与、融入社会的权利,是他们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为了构建对视障人士友好的城市环境,确保其能够安全、独立、便捷地生活、工作,我们需要系统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理无障碍环境的完善,以及人文无障碍意识的提升。

  1、推动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公共交通改善:在公交、地铁等场所增设语音提示、盲文标识和导向标志。

  建筑无障碍设计:商场、医院等应配备触觉地图、盲文按钮等无障碍设施。

  2、数字无障碍

  优化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无障碍性:确保网站和应用支持语音软件和屏幕阅读器。避免复杂的视觉依赖性操作。开发者在设计数字产品时,应考虑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

  普及辅助设备:推广无障碍科技,如语音助手、盲文显示器、语音识别键盘等。

  3、教育与就业支持

  提升教育资源支持:为视障学生提供盲文教材、电子及有声学习材料及训练有素的助教,帮助更快适应校园。

  均衡的就业机会:为视障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合理便利的设施,实现独立工作、职业发展,为其创造更加包容、便利的环境。

  ……

  “在此倡议,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为视障群体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改变,无论是通过日常的小举动,还是在推动更广泛的社会变革。在日常,可以为视障群体提供实用、必要的帮助,也应在意识层面上尊重他们的独立性,支持他们融入社会,营造一个更加友好、平等的全民社会生活。”(杨雅筑)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关键词:
上一篇:网约式急救!深圳宝安区教师医生联手用AED救回一名初中学生
下一篇:响应“一盔一带”,“道路交通安全行”系列公益宣传活动启动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