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 无论是纸媒、广电还是网络,媒体既然有传播的功能,就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铁肩担道义。
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 今天京华时报在这里隆重颁发京华公益奖,这对于促进首都公益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公益社会环境的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 京华公益奖的设立对于推进公益事业和志愿者事业实现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皮钧 京华时报在这里表彰热心公益事业、勇担公益责任的项目、团体和志愿者,是一次深度促进公益事业交流的平台。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百灵 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它就在人们身边。京华公益周刊“人人皆可公益”的理念让人们感觉到,其实做慈善很容易。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孙瑛 京华时报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为其他媒体践行公益提供了宝贵经验。
光明公益奖创始人、光明日报国际部副主任肖连兵 京华公益奖通过搭建一个爱心汇集交流的平台,积极倡导和传播了“人人公益、快乐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
京华时报主要负责人李洪洋 作为北京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京华时报将不断倡导“人人皆可公益”的理念,宣传并实践创新公益模式。
公益奖颁奖典礼暨“爱之旋律乐动人生”公益音乐汇新年晚会隆重举行,六大类奖项在当晚揭晓,以“免费午餐”为代表的平民公益受到最多关注与表彰,而公益专业化和透明化则成为对于未来中国公益事业的最大期待。
三百余位公益人士同聚一堂
16日晚,2011京华公益奖颁奖典礼暨“爱之旋律乐动人生”公益音乐汇新年晚会在北京海航万豪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52家公益机构(项目)和公益人获得2011年度公益明星、优秀志愿者、创新公益项目、杰出公益团队、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及编辑部特别奖等六大奖项。
当晚,40多家公益机构、50多家爱心企业及20多位公益明星,共300余位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公益人士参与了此次盛会。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皮钧、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百灵、北京市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孙瑛等领导对京华时报在社会公益领域的探索表示了肯定。
此外,著名影星闫妮、夏雨、陈数、何润东、黄奕、吴辰君,知名音乐人韩红、“世界看见”亲善行动创办人朱哲琴、央视主持人王凯等演艺界人士也来到了晚会现场,他们利用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为社会公益的发展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爱心妈妈获最多掌声
在当天的颁奖典礼上,平民公益项目受到最多关注与支持,邓飞因“免费午餐”的巨大影响力获得了2011年度优秀志愿者奖,因儿子意外去世而通过种树完成儿子环保愿望的妈妈更是得到了当晚最热烈的掌声。
2000年,易解放22岁的儿子在日本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为实现儿子生前“植树造绿”的愿望,易解放和丈夫来到内蒙古通辽市植树,让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和带动下,2010年,科尔沁沙漠生态林达到万亩,一片片沙地恢复为绿洲。“十几年来,我一直努力通过绿色让儿子的生命延续,今天,昔日的沙漠上已经种上了100万棵树,而为了儿子,为了这一片土地,我会继续无怨无悔地把这条路一直走出去。”
易解放话音未落,全场已经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公益:从1个到8个
2011年,中国公益事业风起云涌,全社会上下对公益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平民公益也在这种关注中破土而出。与此相对应的,是作为大众信息平台——媒体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
京华时报副总编辑刘明胜用数字描述了公益媒体的发展和愿景:2010年6月京华时报公益周刊创刊时,是全国都市报中唯一一份公益周刊,一年半过去,目前,全国已经有8个这样的公益周刊。对于公益领域来说,我们虽然同为媒体,但我们衷心地希望公益刊物会越来越多,我们欢迎有更多的媒体加入到公益报道的队伍中来,只有大家共同的关注和努力,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晚会结束之际,“爱心170”项目的藏族孩子主动和会场中的叔叔阿姨们再见道别,不少嘉宾与孩子们合影留念;而年逾八旬的北京红枫妇女热线创办人王行娟则从开场一直认认真真地观看至全场结束。“我们非常感谢京华时报公益周刊对我们这些民间公益组织的关注,你们的每一次报道都起到了作用,希望你们成为我们这些公益组织最好的伙伴。”这位中国最早的民间公益组织创办人用清晰而充满期待的话语表达了一位老公益人对于公益周刊的祝愿和期待。
2011年行将结束,京华时报公益周刊将继续坚持前行,在新的一年里,真实地记录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祝福
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企业传讯副总裁付小明:希望京华时报公益周刊能够做得越来越好,让政府乐于支持,让一般百姓喜欢,为公益搭建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这个大平台上,一起构建爱心社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今天,做公益还是件艰难的事,相信京华时报公益周刊一定会在这条艰难却充满光明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为中国公益谋福利!
影星何润东:做公益的人要有“鸡婆”的精神,要不停地向周围的人宣传,你要环保,记得节省水,记得关掉灯,不要浪费食物等等,希望京华时报公益周刊可以承载我们这样微小却执着的公益愿望并一直走下去。
央视主持人、爱心衣橱创始人王凯:希望京华时报公益周刊越办越火,因为如果公益周刊火了就证明中国的公益事业红火了,公益事业红火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意味着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夏雨:公就是大家,益就是善事,希望大家一起来做善事,希望公益周刊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欢,让每一个在中国做公益的人都能从中获取力量和信心,做公益是一件充满力量的事情,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请你与我一起与公益同行。
赛得利国际集团企业事务集团副总裁吕建中:做好事很快乐,快乐的事情大家一起做就会有更多的人感受到快乐。公益就是这样,大家都来做公益,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快乐而充满阳光的大家庭,希望公益周刊可以带动每个人来做公益这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