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行动 > 慈善行动 > 详细

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

2021-01-20 10:01:00  来源: 光明网

  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 以浙江省为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9亿人,增长趋势稳定。而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群体中的新生力量。一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这一群体与外界联系相对紧密,获取信息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吃苦耐劳的特征与上一代存在差距。目前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劳动力来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用工难等问题。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一直处于较为发达的状态,整体经济数据在国内名列前茅,部分经济数据位列全国前三名。浙江省可以说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如阿里巴巴、方太等,均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典范。因此,浙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也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难以及与浙江产业需求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发挥职业培训的作用,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2019年1月,人社局印发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充分说明新时代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迫切需求,也是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重要途径。以浙江省为例,探索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意义及现状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意义

  第一,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举措。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教育基础有所提升,但整体来看学历与技能水平均不高,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基础操作工作。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能够提升职位层级,丰富个人技能,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第二,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获得途径主要有岗前培训和师傅教授,部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意愿也不是很强,个人技能水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只有借助职业培训,新生代农民工才能获得更具实用性的技能,才能满足社会用工需求。第三,是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求的基础条件。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因此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职业培训,新生代农民工才能有机会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熟悉先关器械的操作,这样才能与企业转型发展相匹配。

  (二)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

  基本情况。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所提升,但是整体学历仍然不高,主要以高中和大专学历为主,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仍然需要持续提升。文化程度偏度也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层级不高,主要以基层职位为主,主要为基层操作和基层技术人员。从培训情况来看,企业很少提供培训机会,即使有计划也比较少,或者仅停留在计划阶段并未执行,执行的效果也不理想[1]。

  培训内容。实用职业技能是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通过面授或者师徒制来完成相关内容的培训,更加注重实践的过程。这样的培训模式可以直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接受,但是由于实际工作较多所以能学到的技能比较有限。此外,还有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公共知识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通过讲座或者成人大学等专业的培训体系完成。公共知识培训则注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政策推进。近年来,浙江省一直在农民工学历和能力提升方面进行有益尝试,例如,杭州总工会连续7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助农民工上大学。2019年浙江省启动了“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通过增加投入保障农民工继续教育。在扩大农民工培训受众群体的同时,促进农民工从业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推动农民工向高级工及以上晋级。

  二、浙江省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不利因素

  对于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来说,第三产业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培训应保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但从实践来看,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其发展的阻碍,本文主要从供给、中小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培训供给方面问题

  职业培训供给的相关问题主要是培训提供方的问题,不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第一,职业培训供给存在不平衡。目前来看,职业培训的内容一般为专业性知识,或者是工作实践的相关知识,这对新生代农民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新生代农民工不仅需要职业技能知识,还需要获得公共知识,例如基本权益保护、生活常识等,这些知识在职业培训内容中占比较小或者没有。这样,就产生了职业培训内容的供给不平衡现象。第二,院校参与度不高,实效性差。以成人高校为例,主动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并未进行详细调研,因此课程的有效性不足。同时,一些成人高校虽然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课程,但是培训内容与中小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导致培训资源浪费,农民工职业技能也无法提升。第三,职业培训针对性不强。对于浙江省来说,产业发展较快,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具备与科技等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技能。但从职业培训的现状来看,相关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基础内容培训比较多,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职业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也会对新生代农民工造成误导,认为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已经与社会、企业需求相一致,所以培训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二)中小企业方面问题

  中小企业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方,在用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培训,但实际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第一,中小企业培训理念尚待提升。一些中小企业并部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仅仅注重实际工作的进度和成果。一些企业的领导甚至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完全无用,因为都是一些基础岗位的工作,导致职业培训形式主义问题严重,新生代农民工也无法及时获得职业培训。第二,由于成本限制对职业培训的投入不足。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比较严格,这是因为其规模有限,过高的成本可能会影响正常运营。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投入十分有限,培训的内容也比较浅显,相应培训人员和设施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很难发挥职业培训的实际作用。第三,职业培训制度不完善。有些中小企业的培训制度并不完善,这是因为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身发展中,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制度,培训的随意性比较强。第四,缺乏职业培训长效机制。根据统计,一般企业每年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1至2次职业培训,有些企业甚至更少,或者有些年度业务较忙就将培训搁置,说明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长效培训机制并未建立。缺乏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既影响培训效果,又会影响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持续性。

  (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职业培训效果的重要原因。第一,自身培训意愿不强烈,态度不积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是青年人,对新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闲暇时间更倾向于休闲娱乐,主动参加职业培训的人数占比很低,自身培训意愿并不强烈。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并未认识到职业培训带来的优势,认为培训无用,因此对于培训的态度也不够积极。第二,个人职业规划不清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想融入城市,但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例如住房、子女上学等。一些公共福利政策也无法享受,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产生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很少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对于留在城市还是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很矛盾,由于必要生存技能缺乏,因此很难具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但是不清晰的职业规划会阻碍其美好愿望的实现。第三,无法追随产业调整的步伐。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剂。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新产业、新职业的适应能力有限,往往跟不上产业调整的步伐。同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也更多是为了应对现有工作需求,不具有长远性。

  三、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优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提升,是中小企业解决用人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探索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衡量,通过多方发力不断创新培训模式。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政策优势

  政府主导下,才能有更多政策出台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才能解决职业培训供给端的问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首先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和措施。例如,发放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补贴,农民工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后可申请补贴。从地方来看,浙江省近年来比较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学历的提升,今后可以出台相应辅助措施。其次,解决现有供给不平衡问题。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拓宽职业培训的范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相关课程,而且需要加入更多基本生活知识的培训,这样农民工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最后,地方政府要不断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地方政府可以依据现有产业发展状况,构建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相关课程设置针对性强,促进培训实效性提升。

  (二)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社会氛围,则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的探索也无从谈起,培训效果更加无法保证。宣传方面,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强宣传,不断扩大受众群体,让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职业培训的优势,而不是听到职业培训就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对相关职业培训经验进行总结,特别是一些成功案例应树立典型,相关的培训主体可以进行借鉴,这样才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更重要地,应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增强其对城市的归属感。例如,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子女上学、医疗等多方面问题,为其提供更多便利,让其减少漂泊感,更有信心在城市生活下去。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需要多个方面的努力,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

  (三)校企联合,形成合力

  院校方面,不仅成人高校要参与进来,其他职业院校等主体也应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更多机会。院校需要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探索更具适用性的培训模式,充分保证培训效果。同时,院校还应完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注重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相关课程设置要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相匹配,避免盲目性。院校还应在师资方面进行完善,配备专业师资完成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课程。

  企业方面,首先应转变理念,增加职业培训投入。虽然中小企业需要控制成本,但是也应有专门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并对职业培训予以重视,特别是管理人员,要看到职业培训将为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紧盯眼前利益。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常态化机制和长效机制,不能让职业培训仅成为一时之需。

  (四)持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职业培训中,新生代农民工处于核心位置。首先,新生代农民工要保持乐观主动的心态,主动参加职业培训。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没有欠发达地区,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所以,农民工自身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接受社会或者中小企业提供的职业培训机会,促进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其次,学会职业规划,制定清晰目标。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自身优势,能够更好地接受新事物,也对自身职业有新的认识。经过正确的引导后,新生代农民工也可以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从而实现从基础工到高级工的晋级。最后,提升对产业调整的适应性。浙江省的产业升级速度较快,整体上从要素构成逐渐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转变。因此,新生代也应借助职业培训尽快适应产业调整的过程。

  (五)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从现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来看,主要以引导为主,侧重于短期职业技能的培训,持续性有待提升。职业培训模式的探索不仅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更需要学校、企业等主体的联合力量,当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需要发力。现有职业培训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从而提升职业培训质量。在科技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还可以借助线上与线下联合培训模式,吸引更多新生代农民工主动参加培训,获得更多职业技能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从而对自身职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四、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小企业重要的劳动力来源,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是中小企业应当采取的策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的提升将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也有利于农民工自身职业生涯的提升。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十分必要。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既有可取的方面,也有存在问题的方面,主要应从职业培训供给、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三方面看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分析了相关问题后,本文认为应从五方面提出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的优化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政策优势;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校企联合,形成合力;持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 一般项目,浙江省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多元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编号:Y201942876

  (李霞微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