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1-2日,不管有什么事情,500元一定要按时发放,因为一旦迟发哪怕一天,老兵就会很着急,以为取消他的资格了———他们把基金会当成了政府,认为工资要按时发放。”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外联部部长罗亚君在颁奖台上说道,带着关爱与心疼的口吻。
艰苦的八年抗战为中国军队带来380多万官兵惨痛伤亡,其中不少人至今埋骨荒野,魂落异国他乡;部分幸存抗战老兵,也因种种原因,精神无寄、生活困难、风烛残年。为了帮助幸存老兵,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于2013年3月正式成立,旨在“回馈历史功臣,给老兵以温暖和尊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基金开展了多项公益内容,如对符合救助标准的抗战老兵进行常规资助,发掘与收集散落在国内外的抗战老兵遗骸使忠魂归国,支持老兵口述历史计划,记录抗日战争中士兵展现的优良民族精神等等。
在参与关爱抗战老兵的公益事业中,罗亚君印象最深刻的是探访中缅印战区的老兵杨建达,当时杨建达刚刚回到位于广东的故乡梅县,据说他是老泪纵横地唱着《松花江》回来的,“见他的时候,他正坐在轮椅上,在自己父母的墓前静静地待了很久,始终默然不语。”罗亚君告诉记者。
去年9月,在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发起单位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资助下,近500位中国军人的遗骸终于从缅甸回到阔别70余年的故乡。而近日,为安葬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遗骸而建的云南龙陵国家公墓正式启动,以后从国外迎回来的中国军人遗骸都有可能安葬在此。
“抗战老兵们渴望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认可,对他们的关爱行动政府还在路上,我们先干着。如果哪一天政府愿意全权做这件事,我们愿意把我们搜集到的所有抗战老兵的资料都交给政府,毫无保留。”罗亚君说。
健康的理念有助于深圳全民公益的实现
在谈到深圳的公益环境时罗亚君认为,就全国来说,除了港澳台地区以外,深圳是公益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地域上接近港澳地区,先进的公益理念传播更广,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更多的人有经济基础、有能力去思考更多的公民权益与责任的问题,这些都是深圳公益事业开展较好的重要原因。不管是关爱老兵网还是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发起、运行的中心都在深圳,深圳30多位核心志愿者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在深圳关爱老兵志愿者人群中,中坚力量是35-40岁的中青年,因为在没有完善体系之前,在资助探访老兵路上的花费都需要志愿者自行承担。同样因为经济原因,而且本地几乎没有抗战老兵,深圳的志愿者会跑出去支援各地的老兵,如湖南、湖北、广东梅州兴宁韶关等地的老兵,因为这些地方没什么志愿者,只能靠深圳、广州、佛山的志愿者先行开展活动,同时在当地培养义工。
“也有不少香港人参与我们的活动,有时候有些香港学生也会跟我们一起走访老兵。抗战历史对于香港年轻人是一段已经远去、埋没的历史,他们也希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重新唤起自己对国家历史的记忆。”罗亚君说,“同时深圳公益事业起步较晚,在跟香港社工团体、慈善机构的交流互动中也能学习到较成熟的经验。”
虽然深圳公益事业发展良好,然而与总人口基数相比,全民参与度依然偏低。然而比起数量,罗亚君认为质量更应得到关注:“让更多人参与公益、感受公益固然重要,但健康的公益心态才是公益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理顺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积累,做力所能及的公益,而不是带着过度自我牺牲的精神去做公益。”
她试图让身边的同志妈妈们直面事实,并发自内心接受同性恋
颁奖词
在同性恋背负歧视的当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经历过观念矫正的深度痛楚,最终选择用感性的父母之爱呼唤社会的理性与宽容。他们自组亲友会,与固执的家长恳谈,接待来自全国的焦虑父母,他们坚信,亲情是同志最可依赖的庇护之所,也是消除偏见、争取平权的一个策源地。
获奖感言
董婉婉 深圳同性恋亲友会召集人
2013年度我们在本地以及周围从传播同性恋科学知识,通过媒体宣传、组织户外活动和加强家人沟通等方面积极行动,并有了明显成效。但这些只是开头,这次获奖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力量面对社会、公众、大众群体和传统文化,时代在前进,我们的社会也要不断进步,其中,公众媒体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注和认可就是进步的表现。
大奖寄语
对“深港生活大奖”体会最深就是其对文化、艺术、跨界和美的追求充分体现在大奖的典礼和奖项中,无论任何时代,物质都是暂时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随才是长远和深刻的。大奖的评委及获奖者包罗了深港两地文化、艺术、设计、公益和亚文化的概念,这种姿态是深港两地精神生活的延伸,也是对外文化艺术的延伸。我相信有家庭、人文、爱的因素的大奖,影响总会深远。
和200多名大学生分享接受孩子是同性恋的过程
大部分时候董婉婉只是像普通深圳人一样朝九晚五,只有当被人叫做董妈妈时,才让人意识到她比常人多的义务:帮助更多同性恋亲友接受自己的同性恋亲人,从亲情角度消解歧视。
与常人所想象的同性恋亲属一定只有悲情面孔不同,董婉婉更多时候被人认识是因为她积极的传播态度,作为深圳同性恋亲友会召集人,她曾与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阿强一起在汕头大学,和200多名大学生分享接受孩子是同性恋的过程和解答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咨询。也曾顺利组织有160同志及其亲友参与的“港深莞同志亲友恳谈会”,她同时是深圳真人图书馆关于同性恋亲友的真人图书,更登上了深圳T ED讲台,以“爱与接纳,同志母亲的公益之路”为题讲述一位同志母亲的心路历程。
在悲情之外,董婉婉更愿意积极面对现有的生活,“去年和其他地区召集人一起在全国不同的城市举办了10次区域恳谈会,一次全国性的恳谈会,有300余位同志家长与我们建立联系,提供了1500余人次的热线咨询服务,面对面的个案交流超过1200人次。”在有人哭的时候,有人已经擦干眼泪在做事。
深圳在自身对同性恋包容的同时还帮助其它城市包容
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阿强感叹广深两地可爱的重要因素或许还因为它们是对同性恋友好的城市,“可亲友会的工作不仅仅在深圳和广州开展,实际上董妈妈等家长去年还去了东莞、珠海等地参加活动,去年6月还去汕头大学做演讲,我们也希望能把这种深圳和广州的经验带到珠三角及国内更多的城市。”
在2013年7月,甚至还有十多位香港家长前来深圳参加首届深圳同志亲友恳谈会,而2013年11月,同性恋亲友会的家长们也组团参加香港的同志游行,同时参与了在香港举办的两岸三地的彩虹论坛,分享和交流不同地区在同志运动领域的经验。
董妈妈们不仅开始让自身摆脱悲情设定,也尝试着让更多的同性恋亲友理解其实与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同性恋群体,阿强表示亲友会除了提供服务之外,也倡导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思考这一议题。所以,亲友 会 特 别重 视 社 交媒 体 的 使用,“现在有超过50余名家长开通了微博,他们利用微博向公众分享同性恋相关的知识,我们也注重跟公众媒体的互动,我们知道,媒体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对提升公众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非常有帮助。”
过去,董妈妈试着自己接受孩子是同性恋的事实,现在,她试图让整个城市的同志妈妈们直面事实,并发自内心接受同性恋,未来,她的目标是帮助其他城市更多人理解“包容”二字的真正含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