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科教文卫 > 详细

杜月笙:为慈善唱京剧的黑帮大佬

2015-03-17 10:34:24  来源:公益时报
杜月笙:为慈善唱京剧的黑帮大佬

1947年,杜月笙亲自审定自己的履历表,“职务”一栏上共开列了38个头衔,第三个便是“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可见他对这一职务的看重。

杜月笙:为慈善唱京剧的黑帮大佬

1937年12月左右,杜月笙致函时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长陶百川,对后者设法救济在武汉的上海流亡青年团体表示赞赏,同时表明,如果款项不够,他本人当竭力赞助。

  “他想像古代的孟尝君一样,孟尝君食客三千,大大小小的来投靠他,他马上就收留。他不像黄金荣,黄金荣这个人小气得很,他这个人气量很大。”这个“他”说的是赫赫有名的民国时期上海滩黑帮大佬——杜月笙。

  作为解放前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杜月笙留给世人的印象一直是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在上海滩作威作福。但人无完人,坏人也并非一无是处,信奉“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的杜月笙就是如此。在笔者看来,他最大的“是处”就是一直都对慈善情有独钟了。

  为募捐扮演黄天霸

  杜月笙与“慈善”结缘是在1922年。是年浙江遭受特大水灾,杜月笙参与了当时在上海发起的募捐游艺大会,没想到高中头奖,他就当场捐出了300元大洋赈济灾民。由于他捐款数额巨大,在上海名声大震。如果说这次捐赠是顺水人情的话,在1927年前后他进入工商界后,就开始积极参与各方的“慈善”募捐和赈灾工作了。

  杜月笙曾倡议将喜丧仪礼移作赈款,有一次还主动把打算送给黄金荣64岁寿仪的50288元移作赈款,并组织发起各种形式的游艺演剧助赈。最值得一赞的是,有一次为了募捐,他竟然亲自登上舞台,演了一把武生黄天霸。

  1924年爆发齐卢之战(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争夺上海,兵刃相见,史称江浙战争或齐卢战争)后,江南一带炮火连天,各地难民纷纷逃往上海避难。这些难民风餐露宿,生活无着。杜月笙登高一呼,吁请各界伸出援手实施救济。在那次义演中,他决定也露一下脸,票一出戏。

  为了甩足派头,杜月笙特地定做了一套京剧界有史以来少有的漂亮行头,头盔用水钻制成,一身湘绣精工裁制,这段戏出场4次,他也做了4套行头,并由名优苗胜春帮他着装。为了面子好看,他的票卖到十元一张,比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票价还贵一倍。

  杜月笙一上场,观众哗然,特别是他头上的那顶“百宝冠”经灯光映衬,霞光万道,璀璨惊人。这场戏演的是“黄天霸单骑拜山”,扮演黄天霸的杜月笙第一次上场,戏做到一半便忘了词;第二次上场不久,杜月笙便身体不稳,汗流两腮,好不容易把戏唱完便踉踉跄跄着险些栽倒,原来是那顶镶满水钻的“头盔”由于太重可把杜月笙压苦了。

  戏虽说演得并不出色,但杜月笙尝到了在上海滩精彩亮相、风光舞台的美妙滋味。更重要的是,他募得了足够的款项,救济了许多难民。

  有了第一次登台的经验,往后票戏杜月笙就轻车熟路了。凡赈灾义演,凡有名票参加的,必然少不了杜月笙。有一次,闸北的王彬彦为“慈善”义演请杜月笙去帮忙,每票售至50元。有人说:“花50元钱看杜月笙唱戏,其实并不贵。他的戏在内行看来,固然不大像样,但他的行头漂亮,在台上那副做工与唱腔,看了让你笑痛肚皮!”

  热心抗战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的野蛮侵略,激发起中国人民汹涌澎湃的抗日怒潮。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支持下,早已今非昔比的杜月笙联系虞洽卿、王晓籁等上海滩风云人物,成立了“上海市反日救国会”,后改名为“上海市抗日救国会”。

  救国会成立后,杜月笙首先提议抵制日货,这得到了大家一致的支持。于是,救国会一面呼吁上海市民行动起来,拒绝日货,一面在市内各个地点设立检查所和保管所,一旦发现日货立即没收。有一次,杜的一个门生还把上海市有名的纱布同业公会理事长陈松源的商号给封了,原因是从里面搜查出了两大箱日本棉布。这是最好的宣传,经此一役,抗日救国会威名顿起,“连陈松源都会被抓”,那谁还敢囤积或者买卖日货?

  与此同时,杜月笙还牵头积极组织募捐,并将募到的第一笔十万元汇到黑龙江,慰问在第一线孤军抗战的马占山将军的队伍。杜月笙还组织了“东北难民赈济游艺会”,邀集名角名票及各路演员义演募捐,更举办了轰动一时的“名媛选举”,历时一个月,募得二十多万元,全部用以救济难民。

  1932年“一·二八”抗战,蔡廷锴血战淞沪。杜月笙和著名报人《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等人组织了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杜任副会长,办公地点就设在杜月笙开设的赌场里。他在学生界和文艺界组织起战地服务团,又在工商界带头募捐,并亲自在战火中驱车到十九路军军部,送去大量罐头食品和生活用品。

  蔡廷锴曾动情地说:“35天血战,十九路军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人,这就是杜月笙先生。”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在战争期间共募集了93万元捐款,不仅为前线军队提供了大量物资,还开办了65个收容所,收容了3万多难民。据当时《申报》报道,“该会救济组所开办的7处临时医药所中,其中有4所为杜月笙出资兴建;为救济崇明难民,杜月笙又捐资1000元,占总捐款额的四分之一。”

  当上红十字会副会长

  淞沪抗战时,杜月笙与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史量才领导上海的救护捐济活动,但当时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对十九路军抗战每每掣肘,因而对史、杜领导的捐款接济,其实是不满意的。杜月笙曾亲自陪史量才去见蒋介石,以求消除矛盾,但分手时仍不欢而散。后蒋介石终不能容史,于1934年11月13日派特务暗杀之。

  9天后,杜月笙即接替了史量才之职,成为第八届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在仅有的两名副会长中位列第一,一当就是15年。时任会长为王正廷,蒋介石任名誉会长。黑帮头子当上红十字会副会长,放眼全球大概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1937年8月13日,日寇全面进攻上海,上海守军奋起抗战。身为红十字会副会长的杜月笙把“慈善”重心转向了战时救护,联合各团体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成立多支救护队;创立24所临时救护医院,征集救护汽车98辆,并特约16所公、私医院收容受伤军民。据资料统计,杜月笙所领导的救护医疗机构,共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44398人。

  此后,杜月笙又筹划在松江、昆山、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地设立重伤医院。南京沦陷之后,中国红十字会及各地工作人员大多撤退到汉口,杜月笙也乘飞机赶到汉口部署救护工作。他在汉口成立临时救护委员会,设置的医疗队后来发展到178队,共有工作人员近3000人。至抗战结束,红十字会所救护的军民总数统计达260万人。杜月笙在其中起到的领导作用不容忽视,救护工作所需的物资、车辆,许多都出自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还曾动员旗下帮会组织捐助抗战。

  除捐款外,杜月笙也直接创办了一些慈善性质的机构,如医院、学校。1931年,杜月笙和金廷荪各捐资10000余元在浙江创办了宁波市时疫医院、仁济医院。1933年5月,他又与虞洽卿等人创设虹口平民时疫医院。当时如有重症病人留院医治,一概免费,并免费为百姓注射防疫针。

  有感于家乡没有学校,杜月笙在家祠附近建了一所学校,费用全免。1931年7月,杜月笙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私立正始中学,自任董事长,常年赞助学校经费,直到1935年学校完成最后一次招生。数额较大的是1933年6月他一次就捐给学校20000大洋。

  缘何醉心慈善

  虽然是黑社会出身,但杜月笙头脑聪明,很有想法。他注重教育,学习书法,外貌文质彬彬。他很会审时度势,知道凭自己干的违法勾当永远都上不了台面,不可能获得当局的公开赏识。杜月笙想改变自己的形象,得到当局和民众的认可,而改变的途径,就是慈善。

  于是,他一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一边利用租界内复杂的人事关系、上海社会的紊乱局面等等客观因素,与社会各阶层多方接触。

  他是青帮大亨,又有烟赌的巨额收入作支撑,他可以募款,也可以捐款,更可以充当募捐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因为他的这些独特条件,每次临时赈灾机构的发起人中总少不了他,筹募组主任也多由他担任。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慈善行为,他顺利地洗刷干净了自己,身份也得到了提升,1936年当选为上海市总商会的常务理事,一直留在市商会的最高领导层。1935年,为了表扬杜月笙的“慈善”功绩,国民政府还授予他“三等采玉章”一枚,蒋介石和汪精卫还分别为其题词“乐善好施”和“仁民爱物”以示恩赞。

  新中国成立后,杜月笙并未追随蒋介石去台湾,而是避居香港。晚年的杜月笙仍旧看淡钱财,把多年来别人写给他的各种欠条付之一炬,并告诫后人不得追讨余债。杜月笙一生挣钱无数,捐款无数,去世时只给家人留下10万现金。

  燕客卿/文

关键词:京剧 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