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小岗的街道上,可以看到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贴了一个二维码。前来采访的媒体同行纷纷掏出手机扫描了几家的二维码,打开的页面竟是相同的农产品销售网站,陈列的也都是小岗村各类农产品,点击就可以直接采购。
“当时的大包干解放了生产力,现在我们要用互联网+大包干的模式解决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带动农民增收。”小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要把大包干所代表的小岗精神,“互联网+”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结合起来,做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
“互联网+大包干”
王辉的家乡在山东淄博,面色白净,举止略带腼腆。但讲起他的“互联网+大包干”项目却能滔滔不绝。
2016年12月,小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旨在面向全国的农合组织、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互联网+”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创新改革和产业升级。
“我们搭建的这个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行业资讯、电子商务、品牌培育、质量追溯、政策落实以及线上会展推广的全方位的服务,推动契约农业和精细农业的发展。”王辉告诉记者,小岗科技搭建的中国(小岗)“互联网+”农合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以小岗村改革创新精神为指引,通过创新经营打造农村发展新模式。
“去年是小试牛刀。我们打算今后3年内,平台上的农合组织发展3万家、签约100万以上企业客户年销售额做到100亿元,关联产值500亿元,形成以小岗村为中心的购销渠道。”王辉说。
“包店到户”打造百年小铺
“我们是直接把农户网店和城市消费者链接的直通渠道。”王辉告诉记者,对于农民来说,想开个网店,就要交押金、付流量费等,农产品的利润本来就很薄,如果农户开网店还要去打广告刷流量,那是不现实的。
“我们不希望农户的网店能做多么大,只希望他做一个长久的网站,每个农户在城市里都有亲戚朋友,我们通过这种渠道把农户和城市消费直接建立通道,让小岗人的朋友为农户进行代言,帮他推荐农产品。”王辉说,农户只要维护好稳定的50到100个消费客户,销售圈子就比较稳定了。“我们希望的是打造‘百年小店铺’。”王辉说。
数据统计,目前小岗村总共1040户,已经开通网站的有372家。网店运行仅几个月时间,最好的销售收入达2万多元。
“重要的是给他赋能,网店不光可以卖自己的产品,也可以卖全线的产品,全安徽省的产品我们都可以整合过来,都可以销售。”王辉告诉记者,目前在平台上线的小岗村农特产品有80多款,公司会把所有产品的差价全部返给农户,“这样相当于农户增收创收了”。
“互联网+连锁农庄”
小岗村梨园公社是小岗村招商引资企业,倾注着已故第一书记沈浩的心血。2012年1月,小岗村小韩村民组流转土地608亩,注册了小岗村梨园公社,推广连锁农庄,经营梨树和经济果树种植和育苗,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
梨园公社合作社的创始人黄庆昶来自江苏无锡。他告诉记者,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吉梨”梨树种植及其梨树育苗工作。经过八年梨树的种植和研究,已经在种植和管理方面拥有相关成熟的经验,在2013年成功繁育了60万株梨树苗,在未来的几年内计划扩育至600万株苗。今年冬季将在梨园果园内开沟套养泥鳅龙虾放养鹅,探寻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的全生态小循环的种养相结合的方式。
黄庆昶告诉记者,合作社已经从投入期走向收获期,仅去年通过电子商务的销售就达1932万元,利润598.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吴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