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组委会(CCVM)、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关爱血管、远离猝死”。
大会主席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兼血管医学科主任王宏宇教授担任。出席大会的嘉宾包括来自美国梅奥诊所心血管研究中心主任Amir Lerman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心律失常研究中心的Rodney Horton教授,日本北里大学医院副院长兼心脏病专家Minako Tojo教授,日本横滨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Yasushi Matsuzawa教授等,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
围绕 “关爱血管、远离猝死” 主题,大会设立了国际专家圆桌论坛和多个跨学科专题论坛。会议特别邀请来自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的心血管及相关医学专家在本届大会进行发言;同时,还邀请了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就心血管非传统危险因素的管理进行专家共识发布与讨论;会议还专门设立了医学与保险行业对话峰会,探讨医学-保险-大数据合作模式;基于人工大数据的医疗背景,相关专家讨论了人工智能和心脏血管健康的发展蓝图。
针对“关爱血管、远离猝死”,王宏宇介绍,关于猝死,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突然发生的,未能预料到的死亡,从发生不适到死亡,间隔不足6小时。猝死最大问题并不是疾病有多么难治,而是这些疾病以突袭的方式出现,让人措手不及。一个人体弱多病,三天两头不舒服,吃药,跑医院,这类人群的猝死发生率反而比较低,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身体比较在意,不可能让身体透支;另外,他们常去医院检查,在此期间发现一些可能引发猝死的原因,医生当即就给出治疗方案。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比较“皮实”,平时很少看病吃药,这类人更容易成为“猝死”的对象,他们不会知道自己身上背着“定时炸弹”,也不会在意身体发出的某些疾病信号。所以往往容易被“猝死”击倒。而这种“猝死”并不一定是猝不及防,更多的在于血管疾病已经“缠身”在前,是我们对自己的健康关注不够。尤其是年轻人这个群体,青年猝死形成悲剧。
根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7》,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位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众多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均能导致进行性的血管损伤,最终导致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血管病、慢性肾脏病及外周动脉疾病在内的心血管事件,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众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根本在于供应所累积脏器的血管发生了弥漫性硬化、粥样硬化和局部阻塞。因此,对于血管性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王宏宇指出,血管性疾病是累及全身重要脏器的病症,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肾脏疾病和周围血管病等,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但上述疾病本身不是心脏或大脑等器官发生病变,而是供应上述脏器的血管发生了弥漫性硬化、粥样硬化和局部阻塞所致。减少血管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要重视和治疗急性严重血管事件,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更要重视血管健康的维护和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对高危人群进行血管病变的早期评价和血管早期病变逆转,对于预防临床血管事件和维护血管健康极为重要。
王宏宇强调,“血管疾病最好的预防阶段是青少年时期。我们倡导‘让疾病不发生’和终身维护血管健康和心脏健康的理念。健康,从血管管理做起。针对庞大的处于血管疾病危险状态的人群有效避免发生致死和致残的血管事件,我们应该从重视血管病治疗转向维护血管健康,规范地早期识别血管病变,对疾病危险因素早期控制,早期症状提高警惕,早期发现血管病变信号,监测血管早期病变进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血管进行管理,对于没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及血脂异常或相关疾病家族史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情况,并评估血管健康状况;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者或发生了冠心病、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等的患者,及时控制危险因素或疾病治疗的同时,监测血管损伤状况,预防上述疾病的首发或再发。这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王宏宇建议:应该在没有发病时对青年人进行血管筛查,建立血管健康档案及血管健康社区防治中心,对于有高危因素患者要进行定期筛查,早期发现猝死相关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进行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只有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方针,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终末期恶性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才能预防青年猝死悲剧的发生。(付东红 刘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