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天津城建大学主办、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19城市绿色发展第三届高校智库论坛在天津城建大学举行。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委研究室、天津市教委领导出席会议,来自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绿色供应链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城市绿色发展创新”主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会场 刘进军/摄
天津城建大学科技处处长刘立钧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王中良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做出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天津城建大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廷教授代表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智库)致辞,回顾了2019年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努力方向,提出“十四五”时期智库要大力助推绿色治理现代化,面对生态文明和城市绿色发展治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智库工作者要紧抓机遇,大有作为,为中国和天津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智库工作处处长江立云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城市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有更多联系实际的理论成果产出,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为“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提供智慧贡献与责任担当。天津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阮澎涛代表天津市教委两委致辞,鼓励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加强智库自身建设,发挥智库功能,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高质量研究,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建言献策,为思想理论传播和舆论引导提供智力支持,为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论坛会场 刘进军/摄
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根来教授以《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支撑在哪里?天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考》为题,从工业革命轨迹与城市发展的反思回溯入手,结合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认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城市及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其发展过程也和城市绿色发展在目标上相契合,在互动中相支撑;生态红线约束下的现代产业发展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了前提,应该基于绿色城市构建天津现代产业体系;要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格局,推进京津双城联动的引擎作用,依托产学研用的地域优势,加快科技成果扩散和转化,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齐全、高度开放、极富创新活力、市场化程度最高、最开放的现代化新城;通过城市治理,把目标协同、政策体系、机制体系、组织体系,以及城市设施、营商环境等更加优化,为构建天津现代产业体系创造条件;要以打造滨海新区为突破点,向海发展,也要与现代产业体系紧密融合,打造繁荣、宜居、生态、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根来教授发言 刘进军/摄
天津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研究中心常务主任赵艳华以《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健康天津之健康区镇(村)评价体系与实施路径》为题,以健康区镇(村)建设的背景为切入点,从实践观察和调研活动中,发现快速城镇化导致的环境污染、老龄化进程加速、慢性病高发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存在的现状,探索健康城市建设。他提出健康天津的建设应以五大理念为指导,在建设目标、实施步骤、考核标准上,要与卫生城市、美丽天津、特色小镇建设相互融入和对接。要以卫生城区(村镇)作为健康城区(村镇)的试点,在特色小镇建设上率先开展健康小镇的示范建设,将健康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纳入美丽天津建设目标。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健康天津建设,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健康天津建设基本途径,在健康城市建设中增加绿色指标,坚持生态环境优先,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确立“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和“大卫生观”,强化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立足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各部门合作的视角进行系统化建设。要在理念上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体现“全球战略、区域行动”的特点,健康城市建设应体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天津建设。
天津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研究中心常务主任赵艳华 刘进军/摄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所所长牛桂敏研究员以《天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查与思考》为题,通过跟踪调查,总结出当前天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规划相对滞后、体制尚待理顺、要素配置不尽合理、长效监管机制尚未健全、农民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等多种困境,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科学规划,确保有序有效推进,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出台《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各涉农区以“多规合一”为基础,加快构建区、中心镇、中心村3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体系,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有效推进。二是完善体制,形成整治合力,将相关部门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环境卫生、污染治理等职责,从城市建成区延伸至农村,加快形成城乡融合的环境治理体制,加快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委、城市管理委等相关部门职能和人员调整进程,理顺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条条分工和牵头职责,降低协调成本,形成整治合力。三是优化要素配置,保障目标实现,按照要素与目标任务要求相匹配,调整优化要素配置,增强执行层、落实层的力量,根据各区实际财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项目、资金向较困难地区倾斜,并因地制宜地调整任务目标。四是落实长效监管,加强基层监测能力建设,明确村级组织的责任边界和内容,加快培养以村民为主体的常态化的管护队伍,确保整治成效。鼓励通过购买服务、设立物业管理机构和公益性管护岗位等方式进行管护,在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同时,完善使用者付费制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扩大管护资金来源。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参与意愿,组织村民志愿者队伍,参与村庄清洁化、绿化、美化行动,提升农民认知水平,建立评比制度,因地制宜、盘活资源、经营村庄,把建设美丽村庄与发展美丽经济相结合,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所所长牛桂敏研究员发言 刘进军/摄
天津城建大学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廷教授以《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谋划升级版城市绿色发展之路》为题,从探讨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入手,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认为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2.0版新型城镇化概念,构建“人、产业与环境”互相匹配、同步协调、共生共荣理念模式,满足人的发展本质需求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如何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三个维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固废、减排等问题,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天津城建大学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廷发言 刘进军/摄
天津绿色供应链中心总经理穆玲玲高级经济师以《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最新进展》为题,介绍了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最新工作进展,指出自2014年以来,示范中心举行了APEC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和合作网络历次年会,凝聚共识,积累影响力,以及人员互联互通、服务体系和市场网络,强调了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成立和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绿色金融专委会的重要作用。提出天津发挥首个APEC示范中心作用,积极投身合作网络建设,并以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汇聚政府和市场力量,为城市、园区和企业应对绿色化挑战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天津绿色供应链中心总经理穆玲玲发言 刘进军/摄
2019城市绿色发展第三届高校智库论坛由天津城建大学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智库)于2017年起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论坛每年邀请智库管理部门、各级各类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以及企业绿色发展实践者,就该年度的热点重点问题深入交流。中心通过若干智库沙龙、咨政成果汇编和舆论媒介互动等活动,充分反映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情况与主要研究成果。本届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城市绿色发展创新,共同求索绿色治理和建言献策的未来路径,为提升智库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绿色治理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贡献思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