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科教文卫 > 详细

笛声吹响“明园模式” 教育扶贫彰显新风貌

2020-03-24 12:38:56  来源: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熟悉、经典的旋律,不知曾激励过多少身处逆境的人。

3月1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的九名受助学生,用竖笛吹响《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九个孩子,有的站在吉林皑皑雪山前,有的站在广西苗寨高处,他们自发组织,在疫情期间隔空吹响竖笛。九段风格简单却饱含心血的视频汇成一首爱心赞歌,孩子们以此为武汉加油,向抗“疫”英雄致敬。

播撒爱,也将收获爱。明园慈善基金自2007年创建以来,持续投入乡村教育公益事业,兴建明园学校,开展支教行动,担当教育扶贫重任,用13年的不懈付出为大江南北的明园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而今,迈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明园模式”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值得推广和借鉴。

竖笛情深 传递大爱

传递爱、延续爱,阳光终将到来。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愈发紧张的时候,当这九个孩子们鼓起勇气,纷纷向教他们竖笛的小余老师表示想用演奏给武汉加油。小余老师的心弦被轻轻撩动,不可谓不感动。

小余老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从2017年起,就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做志愿者,每周通过远程授课教孩子们吹竖笛。这次,她为孩子们挑了一首曲子——《阳光总在风雨后》。

“他们都是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可却从来没有忘记把自己的爱播撒给更需要的人。”小余老师说。

这些孩子来自吉林靠山明园小学、广西八好明园小学、广西九同明园小学、广东文相明园小学、甘肃邵寨明园、宁夏城阳乡明园小学——他们有个共同的家,叫明园。

在明园学校的大家庭里,他们学会了竖笛,感悟到了音乐之美,更学会了感受爱、给予爱和传播爱。这种大爱精神和马明哲先生及其家人当初成立明园慈善基金的初心一脉相承。

2007年,马明哲及其家人捐资成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推进扶贫赈灾、关爱妇女儿童以及贫困地区青少年成长、支持文化发展等公益事业方面的工作。13年来,明园慈善基金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余元,并且在广西、广东、云南、宁夏、湖南、甘肃、西藏、新疆、四川、吉林等偏僻乡村相继援建了12所明园学校,累计投入1800万元,让4000余名乡村学生圆了读书梦。

在马明哲给明园基金写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感恩”一直是平安文化的核心内容。“感恩”也是我创建平安多年来的人生体悟。”

十余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十余年的时间,也可以帮助偏远地区的乡村儿童种下爱心的种子。马明哲希望通过基金让一些贫困学子受益,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梦想,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马明哲和明园慈善基金也确实做到了。

育人为先 科技赋能

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可见音乐之于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接受音乐的启迪教育,学习类似竖笛等简单而动听的乐器,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司空见惯,但是对于在偏远乡村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一种奢侈。

时间拨回2014年。靠山明园学校是最早开设竖笛课的学校之一,给孩子们上第一堂竖笛课的老师是支教老师Julie。“我自己是吹长笛的,小时候学校里竖笛都是基础教育。感觉和长笛具有异曲同工之秒竖笛是打开乡村孩子们音乐世界的绝佳乐器”Julie感慨到。可到了2014年,当她把竖笛作为礼物带给明园学校的孩子们时,她才发现很多孩子根本没有见过竖笛。

也正因此,明园学校更加坚定了以竖笛音乐教学为切入点,组织明园学校开展艺术教学,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路。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美学与情感的教育,它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希望,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随着孩子们长大,这颗种子将会开花结果,孩子们会把温暖和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而这也是明园基金持续进行竖笛教学的初衷。”明园基金理事长陈园曾在竖笛走进明园学校之初这样表示。

通过接触竖笛,明园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2014年起,笛声徐徐吹进了全国10余所明园学校。以竖笛音乐教学为切入点,明园慈善基金开始拉起校园竖笛队,并组织各类演出、演奏会,夏令营、交流活动,逐渐形成具有明园特色的、“小而美”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

同时,为了让更多孩子可以吹出这自豪的笛声,明园基金把“智慧教育”引入明园学校。

“智慧教育”依托互联网技术,拉动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通过远程直播或录播视频的教学方式,给校长、老师、孩子们带来各种精品课程。明园学校的孩子们可以借此体验到更有趣的上课方式,更丰富的美学教育、音乐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普及应用,打开学习过程的“黑匣子”,让乡村教育更加有的放矢,为乡村学子带来高质量、全交互的在线课堂体验。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乡村孩子搭建起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明园慈善基金一直在路上。智能教育赋能,推动教育扶贫走上"云"端,公益教育更有效率、更有温度,“明园模式”的内涵不断延展,明园学子也获得了更多更加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

教育扶贫 始于足下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3年开始,教育部针对学前教育、学生营养和办学条件开展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至今,我国教育扶贫已走过7年的时间。

7年间,教育扶贫的号角响彻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企业,无不为教育扶贫贡献力量。偏远乡村的希望小学拔地而起,智慧教育走进乡村校园,如明园慈善基金的众多慈善基金,持续投身乡村教育扶贫,促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改善,用教育的力量帮助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在我国教育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在各界的努力下,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扶贫之路,成效显著、有目共睹。据统计,目前已有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治本之策的教育扶贫,是顺利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不仅考验着我国教育扶贫的数量,更考验着我国教育扶贫的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教育红利不断释放,智慧教育不断普及,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贯彻,“明园模式”等社会公益组织的创新教育扶贫模式不断实践,我国教育扶贫正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带给了千万个贫困学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曙光。

当教育被赋予了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乡村的孩子们才能够感悟到世界之大、万物之美,才有心境、有能力去奏响那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立德树人,久久为功。扶贫教育任重而道远。如何进一步让教育普及乡村,让教育回归本质,推动智慧教育深度赋能教育扶贫,探索更多符合国情的教育扶贫模式,是需要全社会持续探索的重大命题。(郭昌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