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科教文卫 > 详细

给导弹装“眼睛” 为航天育英才

2022-04-05 19:41:48  来源:

陈敬熊院士在研究天线模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供图

【追思】

3月16日,首创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为导弹装上“眼睛”的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陈敬熊院士逝世,我国又痛失一位航天科技巨擘。

犹记得,在2021年10月13日,那时距陈敬熊百岁寿辰还有3天,记者有幸见到这位即将百岁的老人。当时,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身体虽然衰弱,但精神尚好,面对大家的祝福,他还激动地表示:“要继续看着祖国事业、航天事业的发展。”

如今斯人已逝,留下的是他七十载科研、六十年航天逐梦的精神。他用一生对科学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践行着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照亮了祖国国防事业的一片天地。

他让导弹有了“眼睛”和“指挥棒”

科技报国,是陈敬熊读书时立下的志向。

经历社会纷乱的陈敬熊求学路颇为艰辛,读了两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两所高中,其间还因为抗日战争两度失学。

“旧社会贫穷落后,任人欺凌,其原因所在是科学技术太落后……要想中国富强起来,一定要以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前提……”在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陈敬熊这样写道。他大学和研究生选择电机和电信专业,就是要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新中国的科研建设贡献力量。

陈敬熊科研人生踏出的第一步,是在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放在地面上的天线通信”问题,这个军用通信天线理论问题的研究,为陈敬熊解决朝鲜战场坑道的天线通信问题打下基础。

在陈敬熊专心研究地面波问题,为军用通信天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的时候,他所在的工作单位与几家科研单位联合,组建成立了国防部五院二分院。

1957年11月,陈敬熊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

刚刚踏入航天征程,他就迎来一项重大工程,研究“1059”导弹天线。“1059”是以苏联“P-2”导弹为原型结合国内实际仿制的第一代国产导弹,而陈敬熊研制的导弹天线,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

陈敬熊带领团队自力更生,吃透导弹天线设计原理。他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极大简化金属圆锥体、圆柱体、抛物柱体等设计计算公式的推导,为弹上天线设计成功提供理论依据,并打破了已有关于天线设计的理论限定。

这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范之一。

钱学森点将,让他攻关难题

1963年6月,二分院政治部批准陈敬熊参军。在他家中,始终珍藏着第一次穿上军装的照片,“这是神圣的时刻,穿上了军装,以后就要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此后,陈敬熊更加努力投入科研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攻克各项难关。

在研制“1059”导弹的同时,国家还开展了另一项代号为“543”的地空导弹仿制工作,这就是“红旗一号”。

钱学森约见陈敬熊,点将让他攻关“543”指导站天线误差问题。陈敬熊带领攻关小组历经八个月时间,经过深入理论分析和上百次试验,找到天线产生误差原因,最终天线误差问题被解决,天线性能也大大提升。

回忆这段研制时光,陈敬熊说:“头发就在那几个月白的。”

陈敬熊一贯重视理论研究,他觉得基础研究是源头,是推动应用的源泉。只有把天线理论研究好,把地基打牢,我国的天线技术才能更好更长久地发展。在这段攻关任务中,他将这项专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陈老在天线研究中推导了很多公式,推动了雷达天线工作的发展,对现在最先进的固态有源相控阵,也做了大量理论的、基础的奠基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解决的相控阵盲点问题等关键技术,对雷达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二院23所原所长黄槐说。

曾经共事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说:“要学习陈敬熊同志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国土上。”

赤诚无我,一生践行报国初心

在对国防科技事业不断探索的同时,陈敬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21年出生的他,与党同龄。从读书时起他就逐渐树立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陈敬熊说:“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又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的各个发展阶段,我深切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我希望尽快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后,陈敬熊给妹妹写信,“我有许多缺点,我一定要改掉它,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科技救国信念、坚定科技报国初心。

1979年,23所科技处党支部通过陈敬熊的入党申请,同意吸纳他为预备共产党员。

支部大会的决议中写道:“希望陈敬熊同志入党后深入第一线,以自己的技术专长为‘四化’多作贡献。”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陈敬熊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断撒播着科技星火。

建院初期人才极度匮乏,陈敬熊第一个提出“导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方法。他鼓励有技术基础的徒弟勇于实践,对没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则手把手地教。

他因材施教,培养出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一些优秀学生更是成长为技术专家。1961年,“导师带徒”这一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方法在二分院全院推广。

为了满足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陈敬熊还张罗航天系统自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并先后在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执教,为社会培养科技人才。在为北航讲授“电磁波理论”时,因为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陈敬熊动手编写了《电磁波理论》一书,分享自己多年电磁场微波理论研究的心得。

90多岁时,陈敬熊还坚持学习和研究,用自创的数学算法推导公式。“我很喜欢数学,也擅长用数学解决工程问题,以后你们有关于数学工程应用的难题,可以来找我,也许可以给你们一点帮助。”陈敬熊经常对来探望的年轻职工说。

在弥留之际,陈敬熊叮嘱家属:生病期间党费按时交齐,身后事一切从简,丧葬费用自理。他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他深爱的雷达事业和青年人才的成长。

“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奉献给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奋斗终生”,这是陈敬熊年少时的理想,他一生都心系祖国、赤诚无我,践行了自己的初心。

(本报记者 詹媛 本报通讯员 陈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