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港澳学生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合影。
主办方供图
参与安排文艺演出、策划美术展览、开发文创产品;参观气势恢宏的故宫、欣赏恭王府戏楼里的精彩表演、感受雄安新区建设的创新与高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港澳大学生们边学边做,边走边看,积累工作经验,明晰职业发展,认识国家建设最新成果,了解祖国悠久历史文化。
2023年“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近日举行闭幕式暨实习成果分享会。港澳青年在分享会上表示,通过实习,他们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入,未来愿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来自港澳的青春力量。
积累职场经验
李梓嘉是香港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此次实习主要负责恭王府博物馆的活动宣传和儿童教育。“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恭王府的研学活动管理、解说词撰写、园区导览讲解等工作。我感触最深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甚至志愿者都很认真负责,态度严谨。”李梓嘉举例说,恭王府的后罩楼很有名,长度在清代王府后罩楼建筑中最长。但究竟楼长为多少?网络上众说纷纭。志愿者们为了解说清楚,亲手丈量得出数据。
与李梓嘉相似,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实习的澳门理工大学学生许洁莹也感受到职场对责任心和细致严谨态度的要求,同时她还认识到,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工作中也很重要。“我在艺术中心主要负责开场前的检票和观众引导。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观众票证信息、将他们带领至对应区域,如何解决观众的疑虑和问题,就是我们每天关注的内容。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我的相关能力得到了提升,积累了在剧场工作的经验。”
今年的活动中,港澳大学生们在19家实习机构开展文化实践,参与数十种岗位的工作。他们有的负责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短视频拍摄,有的负责文化机构的期刊编辑,有的负责实习单位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在各自岗位上都得到了成长和锻炼。
“在中国美术馆实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深深体会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也尝试独立提出展览策划方案,学会如何通过选取展品来表达特定主题。”来自澳门的施文昕说,这段实习经历将为他的学术道路和职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浸润中华文化
来自伦敦艺术大学的港生区凯琳近期在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实习,进行场馆讲解是她的工作内容之一。“从雕塑馆到陶瓷馆再到珍宝馆,我需要先‘输入’各种关于场馆和展品的资料,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准确易懂的语言进行‘输出’。在不断讲解的过程中,我丰富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因为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来国博看中国’绝不仅是一句口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浓缩在国家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面。”来自澳门大学的莫萦芊说,为了看完国家博物馆里的展览,她几乎用完了整个实习期里的午休才得以实现。这期间她和伙伴们就像海绵,充分地吸收文化知识海洋里的养分。
实习生们还通过不同方式,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例如,有同学参与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推广活动,让外宾更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元一体;有同学忙于翻译国内最新文化研究成果,并向国际期刊推送,争取让世界看到更丰富的中华文明。
“作为来自港澳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更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就读北京电影学院的澳门学生钟玲这样表示。
融入发展大局
充满科技元素的城市计算中心、正在建设的区域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网、拥有广阔绿地和丰茂植被的悦容公园……雄安新区的各项建设面貌,让前来参观的港澳大学生连连惊叹。大家纷纷表示,雄安新区一定会成为一座充满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再访雄安新区,在这里工作、创业。
本次文化实践活动期间,港澳学生在参与岗位实习之外还到雄安新区、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参访,了解内地发展变化成就,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和机遇。不少港澳同学在分享会上提到,未来自己要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自身专业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闭幕式上,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视频发言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大家在实习中充实自己,开阔视野,收获友谊。祝愿同学们继续勇往直前,不负时代召唤,不负国家期待,担当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使者。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港澳青年的发展,中央政府近年持续推出多项措施,涵盖求学、就业、创业、生活等多个方面,助力港澳青年发挥更大潜力,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副主任孔伦在闭幕式上说,大家取得丰硕的实习成果,值得祝贺。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潮中抓住机会,顺势而上,彼此成就。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全国青联秘书处、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香港青年联会、澳门基金会共同主办。
http://edu.people.com.cn/n1/2023/0721/c1006-4004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