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响、师资优、收费低等致家长“哄抢”5700余学位;中小学将每周安排不少于3次免费课外活动
新京报讯 (记者赵力 杜丁 王姝)昨日,北京市少年宫新址大门外,贴着的“截至18日16:30,已报名额满”的通知,仍挡不住前来咨询报名的家长,保安只好连连劝说“等暑假吧”。
1月18日,北京市少年宫报名首日,近万家长带着孩子争抢5700余个学位,致大门被挤坏,原本计划4天的报名期,到当日下午就报满停止。
公办课外优质资源不足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表示,少年宫报名火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目前校外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虽有很多课外补习班,但大多都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功利性比较强,而今年家长也在转变思维,开始注重孩子兴趣、艺术教育。
北京市少年宫出现火爆报名的现象,也引起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的关注。郑萼称,从客观上讲,是由于新少年宫搬到南城后,解决了南城比较好的校外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随着北京素质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由过去争着报奥数、英语等课外补习班转为艺术、科技类培训班。“再加上北京市少年宫属于公益性质,收费标准低,普遍受到家长的欢迎。”
对于有质疑“少年宫招生如此火爆是因为公办优质课外资源不足”的问题,郑萼表示,相对需求来讲,目前确实存在供不应求的矛盾。
5亿元支持课外活动
郑萼表示,针对这种矛盾,今年北京市推出“免费课外活动”项目可在某种程度上分解少年宫的一些压力,同时学生们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据介绍,今年北京预计要掏5亿左右的资金支持“课外活动”,从下学期开始,北京市向全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费推出“课外活动”。各区县、学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15:30至17:00的课外时间安排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小时。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开设各类社团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参与各类体育比赛,艺术培训、艺术实践、观看演出,以及科技培训、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各项技能水平。”
■ 探因
市少年宫新址此次开放5700余个学位,涉及科技类、文艺类、体育类,少年宫党委书记张萍昨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名额被哄抢,各种原因都有,但归根结底还是公办优质课外教育资源不足。新京报记者根据调查走访,发现招牌响、师资优、收费低等原因,均是市少年宫此次报名火爆的原因。
1 历史悠久
金字招牌受信赖
少年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建立的“少年之家”,1956年北京市少年宫正式成立。少年宫目前使用的题字出自邓小平之手;江泽民、胡锦涛都曾与市少年宫的孩子们有过交流;去年5月底,习近平还在市少年宫(新址)参加了相关活动。
办学多年来,这里也涌现出不少公众耳熟能详的名师名徒,著名儿童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都曾在此任教;姜昆、濮存昕、蔡国庆、屠洪刚等文艺界明星就从这里走出,在许多北京人眼中,它是“名校”。
2 师资优异
专职教师数量多
老师好,成为不少家长青睐市少年宫一大原因。市少年宫官方资料显示,185名教职工中,有博士、硕士学历28人,有高级职称35人,特级教师2人。在这其中,还有不少老师在少年宫任教时间达到数十年。
18日来给儿子报名的刘馨(化名)说,孩子追随教航海模型制作的严铭俊老师,已经带了30多年的科技班。刘馨还觉得,相比校外的私立教学机构,少年宫“风气很正”,老师们都很有耐心,不急功近利,“孩子在课外就应按兴趣慢慢学。”
昨日张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市少年宫是高级中学建制,专职教师的人数多,并且在职称要求上也会比区级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高。而记者咨询多家连锁课外教育机构,对方都称老师是兼职,也不清楚是否有教师资质。
此外,不少家长称市少年宫对各类课外比赛的信息掌握较全,老师教学、比赛指导能力强,有助于孩子得奖,从而利于升学考试等。
3 收费低廉
可与校外差一倍
浏览市少年宫的招生简章,可发现几乎所有培训班的上课次数都为16次,绝大多数课程每次(两课时)的收费在40至60元之间,一学期课程的费用大多不超过千元。最贵的高级别钢琴课程,每次收费200元,一学期共收3200元。
以口才朗诵课程为例,颇受报名家长们追捧的李昱老师,每次课程的收费为40元,共上16次课,而上述私立机构的每次收费为100元,一学期上12次课。而钢琴初期班的课程,少年宫每次收费为120元,而海淀区知春路的某音乐培训机构同级别的课程要收200元以上。
对此,张萍表示,市少年宫属于北京市教委直属的事业单位,其办学为全公益性质,各类经费由财政直接拨发,所收取的费用也由财政入库,收支分离。
4 乔迁新址
调整磨合减名额
往年,已经在少年宫学习的孩子都会提前报名,新生在一个月后才开始报名,人流不会如这次这么集中,张萍介绍,但这样的做法会让名额多被老生占着,在景山办学时,每年有1万余学位,老生就占到80%,新生很难挤进去。
今年为了公平起见,新老生一起报名,加剧了争抢报名的局面。对为何旧址办学时可以提供上万学位,搬入新址却只能提供5700余学位?张萍解释,新址提供上万学位没问题,但现在还不能招太多学生。很多孩子都只有四岁半,“就像一个大的幼儿园,我们不敢直接招那么多学生,一下把它装满。”她说,迁新址后,少年宫的管理模式等也要调整磨合,预计暑假就能恢复招生名额。
■ 观点
市人大代表: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办兴趣班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忠德学校教学主任盛英波认为,少年宫报名挤坏大门,一方面表明公办优质校外教育资源紧缺,另一方面也表明家长对孩子的兴趣、特长培养过度。
盛英波说,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考虑孩子的自身特点,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就强制自己的孩子学什么,导致整个社会的兴趣、特长教育升温,供不应求。“适度的兴趣、特长教育是必要的。”她说,目前全市的公办校外教育资源,不过五六十家,且最近难以“扩容”。
盛英波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放宽政策,允许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兴趣、特长教学项目,“现在公办学校禁止开办兴趣班。如果在一个城区内,选择几所有条件的学校,允许开办兴趣班,只收取器材使用费等成本费用,应该能缓解兴趣、特长教育出现的问题”。
她举例说,她所在的忠德学校是所民办学校,开设了羽毛球课、轮滑课、钢琴课等特长教育课程,“收费标准很低,上课时间也都是下午3点半放学以后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减轻了家长按点接孩子的压力,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