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乡村幼儿园,特别是村级园,不少人的印象或许是这样的:几间冷冷清清的教室,十几或二十几个孩子,三五名保育人员,有限的几件教玩具。家长把孩子送来,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孩子有人管、不出事。而幼儿园教师,更多的则是在扮演一个照看孩子的“阿姨”角色。
日前,记者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乡下采访时,偶然发现一所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幼儿园——天旺片区幼儿园。这所幼儿园以“家园共建”为推手提升办学质量,短时间就成长为辖区内的一所优质园。
开创三个“第一”,幼儿园深受家长青睐
一间不小的教室里,各种花花草草装点着,人一进去就能被那些鲜亮的生命感应。“我们把这间教室叫‘百草园’,所有植物都是幼儿和家长从家里带来的。”隔壁的房间是幼儿园的图书室,摆放在里面的书,不时被孩子们翻弄。“这是我们的‘三味书屋’。”教师口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给来天旺片区幼儿园参观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天旺片区幼儿园由以前的天旺中学改建而成,是为了解决石板镇天旺村及附近乐意村、茅坝村适龄儿童入园问题。可就是这间村级幼儿园,却开创了遵义市学前教育的几个“第一”:第一家被评定为遵义市级示范幼儿园,第一家被遵义市确定为“游戏材料本土化试点园”,第一家承办遵义市级“农村小规模幼儿园质量提升项目——游戏材料本土化与课程游戏化”展示活动。
目前,天旺片区幼儿园有4个班122个孩子,加上9名临时聘用人员,全园教职工有21人。园长余永芝告诉记者,自2019年6月被评为遵义市级示范幼儿园后,不但附近适龄儿童全部入园,而且远处鸭溪镇、金山村等地的不少家长,也把孩子从几公里甚至二十公里外送到幼儿园来。
“学前阶段是重要的启蒙阶段,只要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帮助,远一点儿也没关系!”大班幼儿敏敏的家长对记者说。
探索“家园共建”,幼儿园找到发展着力点
“但以前不是这样的,2013年9月我从学校毕业来到这所幼儿园时,只有小班和中班,两个班孩子加起来才52人,教职工也才6人。”余永芝说,幼儿园能被评为市级示范园,被附近家长认可,主要在于办园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家长的意愿、意见和建议,以及动员家长参与幼儿园办学。
事情得从2018年3月幼儿园搞的一次石头彩绘节说起。当时,作为园长的余永芝隐约听说市里将要在全市乡镇及村级园推动落实“游戏材料本土化”工作。“游戏材料本土化”是什么?余永芝不是很明白,但是作为园长的她觉得,这应该是破解乡镇村级园发展瓶颈的一个好办法。
幼儿园所在的石板镇重视发展石产业,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奇石、碎石。“我们何不就地取材搞一次石头彩绘节呢?”余永芝说,活动通知一发出,就在家长群体中引起了反应,他们有的带着孩子专门去河边捡石头,有的陪着孩子去石山里挖石头,还有的和孩子一起对捡到的石头进行加工打磨……印象最深的是幼儿张治平和家长在石头上绘制了天安门和国旗,说是为了纪念即将到来的国庆节。
幼儿园从彩绘节中窥见家园一起开发本土游戏材料的契机,于是在平时教学以及亲子活动中有意无意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玩具,或者一起玩游戏,有的教师还邀请家长陪着孩子将石头、木板、竹竿、铁环等废旧物品或花木等资源带到幼儿园,让孩子们“有玩的东西”。
幼儿园还通过多次举办冬季趣味运动会、六一儿童节亲子游戏活动等,坚持不懈地动员和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区角环境创设,不断完善幼儿园的软硬件环境。
记者在幼儿园看到,每间教室不但有安吉游戏玩具等成品玩具,乡野味很浓的石头、石子、玉米芯、松果等玩具材料,也被整齐有序地摆放着。据统计,本土游戏材料中有70%是由家长和孩子提供的,30%是由幼儿园教师入户或上山收集整理而来。废旧类材料达38种上千件,自然类材料达100多种。“百草园”里有农村常见植物68种,基本上满足了幼儿活动需要。
助推家园共建走向深入,引领更多乡村园变强
天旺片区幼儿园已经成为遵义市村级园的一块招牌。“我特别喜欢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孩子入园,这是个温馨的时刻,家长脸上尽是笑容,孩子个个欢呼雀跃!”余永芝说。
家园合作开发本土游戏材料的过程,促使一批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余永芝已被贵州省王双名园长工作室聘为学员。过去不少教师不知道如何开展区角活动,现在已能熟练地组织一日活动,而且外出培训、学习机会更多了。当有姊妹园同事来园观摩学习时,他们都能自信而专业地向对方介绍幼儿园本土游戏活动开展相关情况。
家长才是最好的“助教”。目前,幼儿园正在用更有力的行动回应家长的关注。当孩子在幼儿园把玩具玩出新意时,教师会把游戏照片、视频发到家长群里,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玩”的情况。有的教师还自愿不时组织亲子游戏活动,以此来影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从而帮助这些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遵义共有村级园739所,如果村级园强不起来,我们的学前教育就无法变强!”遵义市学前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张艳梅表示,今后将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天旺片区幼儿园的做法,助推更多村级园成长为优质园,让更多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本报记者 景应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