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3年接收670名对口支援地区建档立卡中职学生就读
跨越山海,点燃贫困学子希望之火
本报记者 史望颖
2018年以来,一群孩子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东海之滨,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启了学业之旅,他们分别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建档立卡中职学生。3年来,宁波共接收两地670多名学生就读。
服务需求,定制多样培养模式
宁波各区县(市)教育局从受援地实际需求出发,为接收的中职学生量身定制了“2+1”“1+2”“1+X+1”等形式多样的学生培养模式。
江北区从2018年开始,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开办了一个“江北中职班”,每年招生50人,全部来自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子女。中职班采取“2+1”学生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在册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三年级到宁波市就读并实习,实习企业由江北区政府协调安排。江北区对册亨中职精准扶贫“江北中职班”每生每年资助4000元,3届共120万元。
宁海县在成功开办“2+1宁海班”的基础上,制定了2020学年宁海县中等职业学校与黔西南州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方案。本学年,两地职校开办“晴隆—宁海学前教育班”,采用“1+2”学制模式,即高一在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学习,高二、高三在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参加学习培训。宁海县教育局每年设立9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全额用于“晴隆—宁海班”学生学习期间的费用,让晴隆学子在宁海能安心学习、实习。
慈溪市依托慈溪锦堂职高开设了“安兴班”,接收黔西南州兴仁市和安龙县的建档立卡中职学生,采取“1+X+1”培养模式,学生们第一年在贵州学习,第二年来到宁波学习,第三年直接进入锦堂职高校企合作单位——吉利汽车公司进行顶岗实习。3年来,锦堂职高共接收79名建档立卡中职学生就读“安兴班”,今年6月第一届16名学生毕业,1名学生升入高校、8名学生留在宁波工作。
特色课程,提升学生技能
北仑职高承接了延边州汪清、图们两地的学生,除正常开展教学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校外活动,如参观港口博物馆,与校企合作单位龙星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建,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
宁波经贸学校将20名册亨学生独立编班,教务处联合多个教研组组成教学指导团队,开设以技能实训为主的文化加技能课程,注重学生技能的阶段提升。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还联系高校、企业,邀请专家、企业师傅来校作讲座、进行指导。每周一下午,学校会带学生到宁波市学生职业体验拓展中心进行职业体验和素养类选修,增加课程的实操性、丰富性和趣味性。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开拓黔西南州望谟班学生们的视野、学习最前沿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邀请高校专家、知名幼儿园园长或骨干教师来校开设讲座、进行互动。在课程的开设上,强化技能教学,同时还安排了见习。
成才立业,开启人生新阶段
在宁波各区县(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宁波校企合作企业、爱心企业单位接收建档立卡学生顶岗实习。宁波还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实现“职教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2020年,宁波海曙区政府与宁波市甬江职高、知名爱心企业三方联动,安排50名黔西南州学生顶岗实习。其间,企业人力资源部通过每月安排一次实习汇报会、每名学生安排一位跟岗师傅的方式,全面帮助学生学有所成。来自黔西南州贞丰县的陆仕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及老师的耐心指导,从“烹饪门外汉”一路突进到获得烹饪专业市技能大赛三等奖,毕业后他在宁波一家企业顺利就业。
教育改变命运的真实经历,恰似一粒粒火种,为更多贫困家庭学子点燃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