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贫-助学 > 详细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2021-06-18 09:03: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二〇二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察

  本报记者 欧媚 林焕新

  6月毕业季,主题是离别,也是新的启程。

  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将去往哪里?

  有人放弃热门行业的高薪,选择扎根研究岗位;有人放弃优越与舒适的生活条件到西部支教;还有人告别大城市,毅然走向最基层……这些青年有着同样的方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

  为守护千千万万个青春的梦想,各高校、各级教育部门及各地有关部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扶上马、送一程,助力高校毕业生在星辰大海中扬帆启航,向着理想进发。

  上前线:加入国家发展的伟大航程

  【就业故事】王岩:圆了航天报国梦

  王岩,清华大学2021届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博士毕业生。

  “毕业后,我将加入航天五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这是天和核心舱、天问一号探测器等项目的主要研制单位。”王岩的自豪溢于言表。

  王岩是做着航天梦长大的。初中的每个午间时光,他都捧着航空航天相关杂志如饥似渴地阅读。当看到我们国家因为没有自己的导航系统受制于人时,王岩心绪难平。航天报国的理想从此在他心里扎了根。

  在清华大学,王岩师从“两机”专项重型燃气轮机总设计师顾春伟教授,被恩师为国奉献的精神感染;担任学校“双肩挑”研究生辅导员,在农村考察时更加明确了专业知识要与国家和群众需求相结合的职业观;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作为学生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就业去向……王岩遵循初心,坚定地选择投身到国家航天事业中。

  “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这是清华对学生的引导。王岩既是这样选择的,也是这样鼓舞和带领师弟师妹们的。他说,辅导员的价值便是要成人达己。

  【长镜头】到国家重点地区和领域建功立业

  世界博大,宇宙广袤。那里将是王岩与一众如他一般的中国青年的舞台,那里也将铭记他们远大的志向与璀璨的梦。天问、蛟龙、鲲鹏、北斗……这些古老而浪漫的名字,在今天已化身航天器、潜水器、飞机、卫星,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希冀,上天下海。而在这些成绩背后,还写着无数光荣却无闻的名字。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引导毕业生主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到国家重点地区和领域建功立业,是高校和教育部门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意义非凡。

  “清华大学每年有8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重点单位就业。”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介绍,近年来,学校与近百家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积极构建新型合作关系,通过举办企业开放日、实习实践等形式,将优质用人单位资源引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持续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目前全校各类职业辅导活动年均覆盖学生3万余人次。学校围绕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毕业生到重点区域就业。

  众多高校也在积极行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千余名毕业生到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领域就业,践行“空天报国”远大理想;同济大学持续实施学生就业引导“青松计划”,每年更新用人单位数据库,为毕业生赴“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等就业创业提供详细而明确的方向……

  为帮助校企双方精准对接,教育部门牵线搭桥。2020年秋季学期以来,教育部组织开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等40场“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42万个。例如,聚焦区域发展,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广东省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90万个;聚焦民生急需领域,联合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推出3场医疗卫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9.4万个。

  “下一步,教育部将促进高校和重点领域用人单位合作,推动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育人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就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赴基层:把最深情的目光投向家乡

  【就业故事】文东:遵从初心回家乡

  文东,同济大学2021届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曾获同济大学学生最高荣誉“追求卓越学生奖”。这个毕业季,他选择回到家乡贵州成为一名选调生。追问他的选择,那些赴西部的公益之行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两次前往贵州支教,为贫困家庭孩子募集捐款,解决乡村学校饮水困难,为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保护提供政策建议……这些经历让本就出生于大山的文东对广袤的西部和那里的人们感情更加浓烈。

  2018年本科毕业时,文东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表”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入选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赴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在团结乡团结中学支教一年。

  少数民族山区学生的语言基础普遍薄弱,他起早贪黑,用心钻研,不断寻找适合当地孩子们的教学方法。辛勤付出迎来收获,文东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明显提升,名列全县前茅;他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县语文课堂教学比赛,获得第二名。

  毕业季,在高薪行业和其他相对富裕地区的基层选调中,文东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最终遵从初心,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基层选调生。

  “只要能在这个时代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有哪里不能去的呢?说到底,与其说是乡村需要我们,不如说是我们需要乡村。”毕业季,从大山中走出来,又回到大山,这是文东给自己、给家乡、给国家的答卷。

  【长镜头】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应对之举,更是青年人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的时代选择。

  教育系统把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工作重点。今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预计招募8.4万人;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积极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各高校也在加大基层就业教育引导和保障。比如,同济大学设立毕业生重点领域就业关爱基金,助力支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等重点领域就业,打造引导和支持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扬帆起航营”系列活动,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为奔赴西部、边疆、基层的毕业生颁发证书、授旗出征。

  “近三年,学校赴西部就业人数、赴重点领域就业人数稳步提升,录用选调生人数显著递增,共有4000余名毕业生选择赴基层就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扎根基层的就业典型人物。”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方雅静说。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基层就业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基层就业比例稳步增长,全国高校毕业生到地市级及以下就业比例约70%,到中西部就业比例约60%。

  谋创业:向阳生长闯出一片天

  【就业故事】韩颖:把“多肉王国”越做越大

  一小片叶子,只要有阳光和水,就能生根发芽,这就是生命力顽强的多肉植物。韩颖的创业史就像多肉一样向阳而生,一路“打怪升级”,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韩颖,青海民族大学2021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创立“仙萌”多肉品牌,用两年多的时间将家里的多肉花园发展成为四五座大棚、10万株多肉、年利润六七十万元的“多肉王国”。

  读高中时,韩颖就是一位多肉爱好者,在家里和宿舍都养了很多多肉。起初,韩颖在网上购买多肉,但是折损率很高,而当地线下售卖的多肉价格几乎是网上购买的10倍。

  大一的时候,韩颖加入了青海民族大学的创业者协会,了解了很多创新创业的案例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创业的念头萌发。

  “青海日照长、紫外线强烈、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多肉植物生长。”韩颖把创业目光锁定在了自己的爱好——多肉植物上。大一暑假她考察了云南、山东等地的多肉大棚,批发了一批成品多肉到青海,由于品类多、价格低,很快销售一空。

  为了能自主培育多肉幼苗,韩颖上课之余就泡在种植基地。平整土地、打夯、铺沙、铺地布、配制有机土壤、调节水的酸碱度、架设滴灌喷头……高原的阳光把她晒得很黑,时尚女孩在大棚里成了在泥土中打滚的女孩。

  大棚步入正轨后,韩颖积极带动附近农户种植多肉,还解决了两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现在多肉大棚除了批发和零售多肉外,韩颖还开发了多肉代养等服务,已经有8名固定员工负责培育和销售多肉。

  谈及未来发展,韩颖正在规划多肉博物馆,成立多肉种植合作社,把“多肉王国”越做越大。

  【长镜头】创业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不断扶持以及就业形势的复杂严峻,创业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刘沈厅放弃公派留学和留校的机会,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创办家庭农场;山东曹县已有1200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还有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电竞主播、短视频博主等灵活就业方式。

  为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出台政策,在大学全面实施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聘请了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大学生的“双创”盛会——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前不久在江西井冈山启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人社部把创新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向,向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创业培训,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场地支持。同时,完善灵活就业保障举措,支持毕业生进行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

  许多地方和高校也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比如,韩颖的母校——青海民族大学就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立项、产品研发、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风险评估、市场营销、规划设计等一站式和一揽子服务。山东为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安排省本级财政10亿元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省级大学生创业引领专项计划扶持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对创业的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给予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