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人之模范也。何以为师?他们心怀“国之大者”,甘于平凡却又不凡,数十载如一日,晨兴夜寐,孜孜以求,将爱和责任播洒三尺讲台,用一生诠释师者本色。
青年立志报国,中年矢志不渝,及至古稀耄耋,仍旧奉献不怠、照亮人心……有这样一批“大先生”,他们“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三尺讲台、在科研一线,扎根祖国大地,厚植人民情怀,用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托举起一个民族的未来。
黄会林:60余载初心未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她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女战士,是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创始人,也是“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创始人……
从千里沙场到三尺讲台,走过六十余载奋斗之路,今年88岁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初心未改,而今依然神采奕奕地在一线忙碌,用行动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对于青年,她始终满怀期待。“我衷心希望年轻一代关注和践行古训,知行合一。在这个火热的时代,非常需要既有认识能力,又有执行能力的青年人才。”
“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就需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世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任重道远,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们,让世界更多‘听到’和‘看到’中国文化的自信来源和新生力量。”黄会林说。
潘季:传承“西迁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光和热
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著名的梧桐大道。60多年前,交大西迁时,从上海引入、遍植于校园的各类苗木,如今大多已叶茂参天。今年88岁的西迁老教授潘季经常到这条路上走一走。
“打起背包跟党走”,老一辈西迁人怀揣拳拳报国之心,在祖国的大西北一扎根就是65年。当时年仅23岁、刚刚留校的潘季,也义无反顾奔向大西北。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坚持奋战在教学科研、立德树人工作一线。
潘季常说,“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知识分子就要爱国奋斗”。在他看来,高校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更要打好做人的基础,要在学生心中留下积极的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他常年深入学院、书院,在大学生中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对话活动,为学生讲述初心使命,引导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潘季寄语同学们:“要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刻苦努力奋斗在各个岗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光和热,做出应有的、显著的成就。”
康绍忠:扎根西北30余载倾情浇灌绿色希望
怀抱“荒漠变绿洲”的心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长期从事农业高效用水与水资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扎根就是30多年,用脚步丈量出甘肃石羊河流域的发展变迁。
创建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起成立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农业水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而今,康绍忠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年节水量可达10多亿立方米。
从教37年来,康绍忠一直坚守在教书育人一线,兢兢业业,对学生倾注着父母般的爱。今年教师节前夕,他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名学生的潜质都得以充分展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三农”情怀的优秀人才。
在他看来,教书育人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教师应该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要引导学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采访最后,康绍忠深情寄语青年:“我希望青年一代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理想,坚持奋斗,要有包容之心。同时,也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老师,感恩帮助我们的同学,感恩我们的党和国家,感恩所处的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