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贫-助学 > 详细

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产教融合新优势

2023-04-04 15:07: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兰天一 王子行 王丽萍 刘志敏

  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教育与科技、产业深度互动新格局、新生态的核心路径。近年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持续服务产教融合政策试验、设计、落地工作,不断推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搭建产教融合要素集成服务平台,打造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成为推动产教融合创新的“国家队”。

  一、迈向新征程,产教融合不断演化教育新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产教融合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的核心机制,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立足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四个面向”和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瞄准新技术创新优化教育“新结构”,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研究生贯通的工程教育进阶培养“新体系”,形成以“科学-技术-工程”成果转化为主线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机制”,打造贯穿领域、体系、机制的数字化转型“新基座”,形成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产教科融合“新生态”,打通学科、产业、人才之间的壁垒,切实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征程。

  二、融入国家战略,推动产教融合落地落实

  在前期实践基础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不断汇聚创新要素,奋力开创产教融合新局面。

  一是通过规律性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丰富的实践依据。在深入研究世界当代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产业技术变革方向,结合国家产业布局、教育布局,形成产教融合的研究报告,并先后参与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研究及宣传解读工作,服务广西柳州等一批城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服务中国宝武等一批中央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

  二是积极开展探索、实验,搭建多个推动产教融合要素集成的服务平台。与中科曙光、中兴通讯等行业领先企业联合建设了若干个在先进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领域的实验性项目,辐射近两百所高校。创新性探索形成“企业+专业组织+地方高校+政府”可推广的生态模式与机制,为推动学校改革提供了重要支点。

  三是征集总结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层面产教融合的新做法,推出一批具有创新性、代表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形成优秀案例集。发挥创新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化研究,传播先进经验。

  四是汇聚共识,提升影响力。紧扣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和产教融合节点性需求,创设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组织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打造汇聚共识、对接资源、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常态化机制和国家级平台。

  五是深度推动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产教融合国际合作项目,为学习借鉴世界前沿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做法和资源创造条件,初步构建国际技术教育创新网络。

  六是重塑新型大学建设模式,以产教融合理念构建大学新形态、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发展新机制,提出了新型大学理论体系与顶层设计,开展了康复大学(筹)等一系列新建大学(校区)、园区的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咨询服务。

  七是聚焦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数字教育资源与平台。推进行业和区域人才需求预测信息平台及国际引智平台建设。

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产教融合新优势

图为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图为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上海)

  三、构建新格局,打造产教融合新优势

  1.机制创新,搭建产教科资源交汇平台。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遵循现代产业、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规律,打通基础研究、实验开发到工程化、产业化推广应用的过程,理顺各创新主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衔接、合作和价值传递关系,延伸产学研用国际合作会议、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价值链,打造汇聚共识、对接资源、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常态化机制和国家级平台。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校企双方共同探索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打通“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2.技术赋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推动数字资源的价值实现。中心发挥广大高校在聚集人才方面的引力作用,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为师生创新创造提供平台支撑;以数智化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治理变革,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模型推进教育治理数字转型。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为节点,推动平台间的连接、互通、叠加、协同,形成互为供应链的资源吸附与组织方式,通过延伸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组合优化。

  3.组织创新,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

  中心通过“平台+高校+技术领先企业+服务型组织”的生态合作模式,建立价值创造与共享的“产业—政府—大学—社会组织”创新共同体,培育价值连接点,逐步拓展资源的共享面,强化聚合力,挖掘共同体的增生价值。聚焦中德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建设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循环发展,引领、支撑、服务区域发展,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4.服务创新,打造区域集成新模式。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心重点围绕甘肃省定西市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以教育为抓手开展组团式服务乡村振兴实验,以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讨会为契机推动产教资源深度对接。通过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为区域重点产业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实现产业、教育、人才的集成突破和高质量发展。

  5.知识创新,提升服务决策和战线能力。

  基于已开展的各类教育创新实验,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政策、案例研究,形成标志性知识成果,提升服务国家教育决策能力、创新引领教育变革社会影响力、产教融合研究学术影响力。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推动传统大学、园区升级,提供新型大学、新型产教融合园区系统解决方案,为院校、区域提供产教科融合新载体、新设计,提升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产教融合新优势

图为中心产教融合工作布局

  (作者:兰天一、王子行,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高级主管;王丽萍,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副处长;刘志敏,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