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贫-助学 > 详细

用“心”护航留学路

2023-04-06 08:40: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海外生活,学子们需要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学业压力、文化差异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留学生和专家,听听他们应对心理健康挑战的经历和建议。

  积极融入环境

  刘铭雨是一名留英学子,她坦言,刚来英国时不免感到孤独。刘铭雨说:“留学初我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期间父母和熟悉的朋友不在身边,当我遇到困难、产生烦恼时很难找人倾诉。不仅如此,英国多阴雨天,受天气影响我出门的意愿降低,宅家时情绪容易低落。”

  “据我观察,部分中国留学生因为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很难交到要好的朋友,适应不好海外生活。”荷兰中国学联主席陈榆说,“一些同学表示自己社交圈狭窄,时常感到孤独、沮丧。同时,留学生长期身处国外,国内的好友、父母很难与自己及时沟通、疏导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出国人员心理健康支持系统项目组秘书长李同归认为,留学生可以先从身边的人开始,主动跟对方交往,建立和扩大新的朋友圈。李同归说:“学生身边的人包括导师、师兄师姐、室友、邻居、当地的同学等,他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紧急情况下,能够给留学生提供直接帮助的人。建议学子有意识地、主动地接触,才能构建起新的朋友圈,这也能增强学子应对新环境中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帮助学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对此,刘铭雨有切身体会。她说:“我喜欢打羽毛球,在学校健身房里认识了几名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之后,我主动建了一个微信群,平时约大家一起打球。我们渐渐熟络起来,成为了好朋友,除了运动,我们还一起去超市、图书馆等。”

  学会释放压力

  留学期间,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面对的任务。当学业、求职的压力加剧时,不少同学会出现紧张、焦虑、痛苦等心理症状。

  就读于韩国延世大学的廖珂提到,韩国大学的课业较多,很多留学生一开始会感到难以适应。廖珂说:“一些同学压力大、学习吃力,想要获得好成绩的心情迫切,这时不知道如何调节,就容易陷入苦恼无法自拔,精神上处于高压状态。”

  “求学在外,部分同学对未来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当求职遇到挫折时会情绪低落,甚至自我否定。”陈榆说,“我建议留学生先要坚定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振作精神。此外,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大家可以与朋友倾诉,以此释放内心的压力。为了帮助留荷学子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全荷学联成立了‘心理健康紧急联络小组’,小组成员可向相关同学提供及时的帮助。”

  对于如何释放压力,李同归建议说:“同学们要有自我效能感,它指一种‘我一定能做好’的强烈信念,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抗压能力,需要有意识地激发出来。心态的调整并不容易,最直接的方法是从改变行为开始。可以给自己设定目标,比如坚持跑步、锻炼,多设几个闹钟督促自己早起,这是当下完全能做到的。有了积极的行动,心态自然会受到影响变得开阔,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培养兴趣爱好

  到达新环境后,留学生们慢慢地适应了生活节奏,买菜做饭、上课自习、完成作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一些同学会容易出现迷茫、空虚的负面情绪。

  “有的同学早晨醒后先浏览手机信息消磨时间,感到索然无味,不知是否应该起床、上学,心里觉得空落落的。”李同归说,“还有的同学会自责,后悔离开家乡出国留学,感到无助、无望;一些同学会紧张,甚至无缘无故地担心发生不好的事,总怀疑自己身体出了问题等。”

  对此,李同归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有效调节情绪。他说:“学子们从现在开始可以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并且坚持下去。当大家留学在外心情不愉快时可以做感兴趣的事,心情会变得更好。”

  “兴趣爱好让我的生活丰富起来。”刘铭雨说,“当沉浸在羽毛球运动中时,我感到充实快乐。我建议同学们积极尝试不同活动,发现自己的爱好,比如参加学校的足球、话剧、动漫等社团活动,结交朋友,让留学生活更有趣。”

  就读于美国杜兰大学的庄沁说:“许多留学生日常轨迹是学校和住所两点一线,如果缺乏社交,生活容易单调乏味。我认为如果感到生活枯燥而心情不好时,要做具体的事来转移注意力,比如打扫卫生、做饭、看场电影等。其实,‘会生活’是一门需要习得的技能,大家可以多探索自我,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本报记者 周姝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