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 题:毕业生在京求职:看重职业发展 自信未来可期
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24日,“展翼未来才子朝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北京市朝阳区举办。招聘会上,多位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在求职之路上应耐得住性子,相信自己,未来可期。
来自深圳的郭雨萌是一位硕士研究生,她所学专业为地球生态变迁与人工干预系统。她认为,当前由于毕业生数量增多,就业压力增大。
中国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届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超过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其中,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预计为28.5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
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郭雨萌说,作为求职的重要支撑,首先要夯实专业基础,其次,还要锻炼应对事务的综合能力。
“相较于薪酬待遇,我更看重职业发展,能不断提升自己。虽然已拿到了一些单位的录用意向,但我对工作的选择比较慎重,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和我所学专业匹配度较高的工作。”郭雨萌说。
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王祎然告诉记者,她希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好让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她在招聘会上收获颇丰,找到了几家互有意向的企业,但还需要后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王祎然坦承,今年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求职者,但同时机会也很多,“线上和线下的招聘会很丰富,给大家提供了多样选择的平台”。王祎然也为求职做了很多功课,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精心准备简历。“打有准备之仗才会提升成功概率。”她说。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遇到一名“海归”。王淳毕业于加拿大的一所大学,学习金融专业。他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来到招聘会现场。“我比较倾向于去银行、证券机构等与我专业相符的单位工作。由于我是本科毕业,也知道进这些单位的难度较大,所以我先来了解一下,试试看。”他笑着说。
在王淳看来,大型企业是他的首选目标,“能进入大企业工作对我以后的职业发展是有益的”。王淳认为,与其他求职者相比,他的优势在于英语较好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他说:“我在读书期间经常通过自学和网上找资料来完善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说我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
王淳在求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为乐观的心态,他也经常对一同求职的朋友说:“要放平心态,抱有信心,相信‘是金子一定能发光’。”
作为企业招聘负责人之一,沈丹向记者表示,当天收到的简历数量比较可观,其中不乏优秀人才,她将把简历带回去进一步研究和筛选。
沈丹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为求职者提出两个建议:一是要做好自身定位,要使自我能力和知识储备与职业选择有较高的匹配度;二是要综合考虑行业和平台。她还希望学校能加强与优质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丰富多元的实践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