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
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报记者 吴 月 黄 超
日前,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长期以来,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与会发言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记录他们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故事。
——编 者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
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清晨,不到8点,北京师范大学,年逾九旬的顾明远早早来到敬文讲堂。素养通识课程“教育学”开课仪式上,他为数百名大一新生授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同学们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顾明远娓娓道来。
何为教育学?师范院校学生未来如何成为教育者?通过这场“人人都要学点教育学”的讲座,顾明远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也是顾明远的真实写照。授课时,顾明远全程站立,精神饱满;看到站在后排的学生,他还主动帮助他们在前排找座位;从教育学理论谈到成长经历、当下的教育现象,顾明远的演讲生动而感人……课程结束,台下的学生们热情鼓掌。
这样的细节,印刻在许多学生心中。扎根讲坛七十余载,顾明远做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授。在他看来,教师要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顾明远的学生、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丁瑞常记得,顾老师过年期间还在修改学生论文,将错别字、病句等一一标出。“优师计划”师范生杨皓博也记得,自己听了顾先生讲述留学回国后到中学任教的经历,被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
与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座谈、培训赴基层任教的毕业生……顾明远很爱与学生交流,他说,“是学生们让我找到了教学和科研的快乐”。
在同事眼中,顾明远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始终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老兵,他见证了中国教师队伍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将“人本”理念融入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开创了多个教育学学科专业,在教育理论建设方面卓有建树。
“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做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今已过鲐背之年,顾明远仍笔耕不辍,“教育战线一定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切实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当下,围绕进一步加强师范院校建设、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课题,顾明远正开展深入研究。他说:“虽然年事已高,我仍愿意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竭尽余力、鞠躬尽瘁!”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
让每个学生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蔡小雄一早就赶到学校,参加了杭州二中为退休教师举办的活动。活动现场,大家热烈讨论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年轻教师向资深教师虚心请教教书育人的经验做法。
“干一番能成就学生的事业。”蔡小雄说,让每个学生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离不开教师的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教30年,任教5所学校,蔡小雄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事业上。
作为数学老师,蔡小雄教过10届毕业班,带学生参加过十几年的数学竞赛,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
多年来,蔡小雄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有学生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希望“当一名备受学生喜爱、知识渊博的数学老师”;还有学生到海外留学后,向他表达“今后要用所学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赤子情;更有不少毕业生选择数学专业,立志将来从事数学研究或教育。
工作过的学校多了,接触的学生多了,蔡小雄更加明白:并非每个学生都能上名校,都需要上名校。“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成长,比上课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学实践中,他始终和同事一起,帮助学生寻找乐为、有为的方向。
每年杭州二中新生入校,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确立学习目标。“我们的理念是,让能飞的飞起来,会飞的飞得更高。鼓励学生从开始的试错,走向试成试优,让学生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蔡小雄说。
比如,如果有学生特别爱好某个学科,帮助他们参加专业竞赛就是一个好选择;喜欢社会实践的,学校鼓励他们参与社会调研;喜欢国际交流的,就支持他们“走出去”参加各类国际活动。为了更好地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创设了创新学院、奥林匹克学院等。学校始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出发点,着力培育创新人才。
成就学生,关键要办好学校。2003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杭州二中慰问师生,对二中的办学提出了殷切嘱托。20年来,全体二中师生时刻牢记嘱托,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创新人才,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从带领学校集团化办学,到形成浙江规模最大、形式最多元的教育集团之一;从管理滨江、东河校区,到与萧山区共建杭州二中钱江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市、区共享;从与桐庐中学、开化中学等学校结成“紧密共同体”,到成立省级名师工作室,发展成员1997人,帮助更多教师成长……蔡小雄始终心怀育时代新人的责任感,择一事、终一生,做教育事业的笃行者。
“杭州二中不只是二中师生的二中,还要辐射一方教育的发展。”蔡小雄说。
2022年,蔡小雄被教育部聘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负责的片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5个县中。这一年,川西高原就成了他心中的牵挂。
今年6月,蔡小雄克服严重高原反应,带着募集到的资金,奔波数千公里,开启了教育帮扶行动。“原本一些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城区去上学,现在浙江的老师来了,大家都充满了期待。”一名当地学校的老师说。
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蔡小雄和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团队,正在为川西高原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张俐——
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插上逐梦的翅膀
残障孩子就像“折翼的天使”,特教教师要用爱与智慧,为他们插上逐梦的翅膀,撑起爱的蓝天。
“我感到最自豪的事,就是选择成为一名特教教师。最幸福的事,就是一辈子做好特殊教育这件事。”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张俐说。
扎根特殊教育领域近40年,张俐仍然清晰地记得初为人师时的难忘场景。那是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周会。散会时,班上的小艳同学穿过人群,奔向张俐,抱住她,久久不放。
“就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妈妈。”张俐说,那一刻,她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的孩子需要她,这些幼小的心灵需要老师们的呵护。
选择做特教教师,就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一些学生入校时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弱,担任班主任时,张俐常把学生换下的衣物、床单等带回家清洗;过节时,有的住校生不能回家,她就带上水果、糕点到学校陪学生们一起过节,有时还把学生接到自己家过节;帮助听障学生做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时,她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子旁,让他们感受发音部位……
孩子们通过努力终于说出了“老师好”,张俐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们付出爱,孩子们就能理解爱、回报爱。”
作为校长,如何让听障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打好基础,是张俐不断思考的问题。
根据听障学生特点,学校开设了绘画、缝纫、计算机、舞蹈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助力学生就业。近5年来,100多名学生考入了高等院校。
每当谈起学生们在学校的成长变化,张俐十分欣慰。一度沉迷网络游戏、不爱与人沟通的小杰,在老师们的鼓励下确立了奋斗目标,最终考上了大学;家境困难的小亮在张俐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毕业多年,他仍常用手语与张俐视频通话,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残障孩子在学校接受专业康复教育,不仅‘有学上’,还能‘上好学’。他们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更加坚强自立、向阳而生、向美而行。”张俐说。
这两天,回到南昌的张俐,迫不及待地与学校的其他老师分享自己参加座谈会的学习体会。“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融入特殊教育实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