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中,甲骨文犹如一颗夺目的明珠,闪耀着古老而神秘的光芒。近日,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传承研究创新团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让这支坚守初心、勇攀学术高峰的团队更加振奋。
这支团队,由三代热爱甲骨文、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学者组成。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让甲骨文这一千年绝学“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 刘永革(右)与学生研究甲骨文 张爱善 摄
今年58岁的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是团队第二代成员的代表,梳理过往,从破解甲骨文输入法,到成功申请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建研究团队,再到获批建立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一件件艰辛往事让他记忆深刻。
时光回溯到1985年,安阳师范学院组建了青年先锋队,立志坚守甲骨“绝学”。当时,包括甲骨学大家胡厚宣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培养了第一代青年骨干力量,创办了甲骨学专业期刊《殷都学刊》,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关于古文字研究的专业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 张展在电脑上进行甲骨缀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甲骨文的研究逐渐引入了现代科技。2000年,面对将甲骨文输入电脑的难题,团队第二代成员代表刘永革与20余名中青年计算机专家组建技术攻坚团队,开展甲骨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随着研究深入,一项汇集甲骨文信息的“殷契文渊”项目悄然启动。153本著录、239733张甲骨图像、33838种甲骨论著……面对堆积如山的数据和举步维艰的困境,技术攻坚团队始终没有放弃。2019年,全球首个免费甲骨文数据库“殷契文渊”亮相,该平台集纳的甲骨文字库包含单字5086个、字形6234个,甲骨文研究文献3万余篇,是目前世界上现有资料最齐全、规范、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甲骨文研究也从此进入“云时代”。
如今,团队第三代正日益成为中坚力量。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屏幕闪烁、数据流动,一串串代码编织着古老的甲骨文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在实验室的一角,团队第三代成员代表张展博士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的参数。他告诉我们:“我们的目标是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去,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甲骨文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据介绍,2021年,张展申报的项目《基于位置敏感网络的甲骨碎片多源图像拼接方法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研发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智能缀合技术,以便在数千块甚至上万块甲骨碎片中搜索边缘、纹理和残辞匹配的目标,实现现存甲骨碎片的智能缀合,为甲骨文破译拓展出新的路径,让那些曾经深埋地下的甲骨文字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在探寻中华文明密码的征程上越飞越高。目前,该系统已缀合甲骨碎片78组,在国内计算机辅助甲骨碎片缀合方面完成最多。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是团队前行的航标。除了在学术研究上的不断突破,团队还致力于将甲骨文融入现代生活。他们研发了甲骨文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让公众能够轻松了解和学习甲骨文。同时,还创新了“甲骨文广播体操”,让青少年在运动中感受甲骨文的魅力。这些创新举措,让甲骨文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支团队中,青年学者占比71%。他们怀揣着对甲骨文的热爱和敬仰,用青春和热血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力量。为了激励青年学者成长,安阳师范学院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导师制度、国际交流、项目资助、专业培训等一系列举措,为青年搭建起成长的快车道,激励他们在这条“冷门”学问路上勇往直前,让绝学不绝。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这支团队信心满满:“我们将以建设国际甲骨文数据中心为己任,通过数字化工程建设,让甲骨文‘活’起来、‘火’起来、‘用’起来。”(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