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与课题。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在精准分析、科学统筹的基础上,坚持“走在前、作示范”,逐步摸索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理工作为纲,艺术疗愈为目”的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着力为“心”问题提供“新”解法。
夯实基础,为生命“培好土”。一是布局“重谋划”。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学校已修订和完善各类制度20项,形成了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指导、预防干预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形成了专兼职队伍结合,医校资源整合,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融合,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组合的“四合”统筹协调工作布局。二是场地“有保证”。学校以提升环境育人功能为突破口,尝试从多个视角为学生创设心理健康活动环境。通过前期走访兄弟院校,在积极寻找自身与其他高校在硬件条件方面的差距后,投入140万元对学校两校区心理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经过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布局,目前心理中心总面积达到571平方米。三是破局“新思维”。鉴于编制短缺和两校区办学现状,学校通过外聘兼职咨询师和校医合作来弥补心理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为实现预警前移,学校推出了“学生成长陪伴系统”,学生一旦出现旷课、夜不归寝、食堂消费低等异常行为,系统都会第一时间推送给辅导员,让辅导员能够及时按照预警等级对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与此同时,学校还引入“心理咨询服务与管理系统”,集心理普测、个案管理、危机干预、跟踪分析于一体,不仅可以基于大数据平台自动生成心理普测的批次结果,还可以根据学生健康评估报告的连续性跟踪分析,结合健康体检表以及成长数据,形成每名学生的心理数字画像,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变化趋势,快速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提升内涵,为生命“墩好苗”。一是研讨“重聚焦”。学校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每学期召开一次由校党委副书记召集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会议,专题研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通过案例分享、专家指导、答疑解惑等形式,分析总结学校每学期心理危机个案的得与失,梳理危机干预流程,对心理干预中存在的盲点进行查漏补缺,将危险性降到最低。二是培养“延群体”。学校加强医校合作,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嘉兴市康慈医院共建实习基地,利用假期派遣专兼职咨询师按批次进修学习一个月。近三年,学校共选派14人进入实习基地进修,极大提升了专兼职教师精神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学校每学期都会针对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网格员、宿舍管理员、安保人员等采取集中与分批相结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中。三是联动“快响应”。为了快速响应,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工作部负责牵头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宣传、学工、保卫、后勤等多部门联动的协调处置机制。近三年来,学校通过线上快速沟通、线下联动处置等形式,成功处理了由各类心理问题引起的危机事件70多起。
打造品牌,为生命“孕好穗”。一是课程上“深交融”。打造品牌首先要立教学之核。学校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性地构筑了“育心育生命”的教育教学体系,首创了心理健康知识、生命成长理念、艺术疗愈方法“三位一体”的全链式“1+1+1”融合课程。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同时,学校还开设了5门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和辅修课程。二是科研上“重挖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深化教学改革,以融入式教学推动学生“由思到行”的转变,获得了多项教改成果。其中“理念、课程、实践:高校生命教育体系的十五年探索与实践”获2021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是活动上“凝特色”。学校坚持16年举办“5·25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活动月”和“9月生命关怀月”活动,连续10年主办“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经过十余年的实践积淀,以生命价值为旨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作者系浙江省委党校2024年中青一班学员、浙江传媒学院学工部部长)
作者:袁蕾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0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探索